托尔斯泰说:“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足以让一代代炎黄子孙去阅读和钻研,去孜孜以求历史的真相,文化的缘起。然而,史籍浩翰精深,每每让新入门者眼花缭乱,甚至望而却步。正史不易懂,野史不可信,一些通俗的断代史又缺乏完整的历史脉络,至于一些以图说形式展示历史的书籍,也大多让人看个热闹,不明就里。对于渴望耗时不多又能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普通读者而言,一部完整精要、笔调轻松的历史读本无疑是其最理想的选择。于是,多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部书——《中国史话》。
这是一套读得懂、容易读得开心的历史读物,没有通史的冗长,没有戏说的低俗,洗尽铅华,回归历史的立体真实空间,吸取近年来各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就这么一个个话题娓娓道来,大凡重大的经济变革、历史事件、著名战争、科学技术、哲学宗教、文化艺术以及伟大人物,多摘其精粹,予以介绍。书中运用新的史料,尤其是近几十年历史、考古、文物各界的新发现和标志性研究成果,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深入的观察、分析和评述。采用“话题体”的写作形式,既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具体而微、生动有趣。
与一般的历史读物相比,此书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凸显立体历史空间凝聚多层面知识要点
此书不同于一般史书按时代先后单线说史事的平面模式,而是将一时期的政治史事、文学艺术、科技发明等融合在同一个空间里,呈现出一个多维的立体历史空间。
如讲秦王朝的历史,在“秦王朝的统一与崩溃”大话题下分为四个小话题讲述:“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郡县与灵渠、长城——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焚书坑儒’——在统一问题上的一场斗争”、“骊山陵和兵马俑——秦末的社会矛盾”,秦王朝虽然在历史上只存在15年,却发生了许多震惊后世的大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层面。这里仅用13页的篇幅四个小话题便拓展开一个立体的秦王国,让读者在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描述中轻松把握住有关这个时代的各个知识要点。
最难得的是,作者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用极轻松的笔调写出,并恰当地融入文学艺术常识。
此外作者具有崭新开阔的视野,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融通。如从有巢氏构木为巢谈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和后世的应用,从神农氏教种五谷写到农耕文化的兴起,从神农尝百草到中国医药的发展。至于各时代的科苑名人,更有专节详说。读历史的同时综览百科万象,此史话虽体小而面广,虽语少而思精。
插配知识性较强的图片增强多重视角的阅读感
比起图说彩印的华丽读本,此书显得低调而沉静。尽管也插配了近百幅图,但图片不是为了点缀所需,而是与文字互补的必读知识块面。此书图片丰富多样,大致分五个系列。
一是神话人物系列。如伏羲氏,西王母,山鬼等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这些也是古代诗文中常出现的意象。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在《穆天子传》里,她是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在后代小说、戏曲里,又被称为“瑶池金母”,每逢蟠桃成熟时,她便大开寿宴,诸神仙都来为她祝寿。旧时民间因此常将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书中写“穆天子西游的故事”,既有生动的故事描写,又有西王母的经典造型图片。图中西王母仙袂飘飘,与鸾凤为伴,气质华贵祥和。图片不仅增强人们对西王母更加直观深刻的感知,也更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故事文本的想像力。
二是文物图景系列。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干阑式建筑、西汉早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指南车模型、唐三彩女子、泥活字版模型、铜方日晷、郑和宝船模型等。文物考古发现,西汉时虽然已经造出纸,但纸并未被加以普遍应用。竹、帛反而成了绘写的常见材料。帛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古书上有“著于竹帛”之说,竹是竹简,帛是缣帛,即一种裁好用以绘、写的丝织品。书中插配西汉早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以让人直观感知早期这种珍贵书写材料的样貌。
三是名胜古迹系列。如王昭君墓,汉朝玉门关遗迹、武侯祠、少陵草堂、华清池、赵州桥、精忠坊、沈园、白鹿洞书院等。
四是历代帝王名人像系列。如帝尧、夏禹王、孔子、诸葛亮、武则天、岳飞、朱熹、明太祖、顾炎武等。
五是名画、书法系列,如唐颜真卿《祭侄文稿》、金武元直《赤壁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苏六朋《东山报捷图》等。
如此丰富多彩的图片,不仅使文字生动可感,自身也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欣赏价值。
追求叙写历史事件的生动性呈现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著名国画家董辰生阅读这本史话后说:“这部史话写得好,好在比正史易懂,比野史可信。”
的确,这本书让人读来如读故事般的轻松入胜。但又与“故事体”讲历史故事不一样,而是围绕一个话题,有时通过一个历史故事,说明人们已思考过甚或深入思考的历史问题,或阐述一个道理。同时又做到科学地介绍,客观公允的评价。
对于说史者而言,植根于历史的真实而从辩证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评述历史是非常难得的,自然不易失之偏颇,而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天地万物的神秘犹如夜的漆黑——它是伟大的。知识的幻影犹如清晨的雾”(泰戈尔),一代代的人们总是在试图拨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迷雾,作寻根式的探究和寻访,那就请先打开《中国史话》——这扇难得的回望历史之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