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孕育经典电影《芦笙恋歌》的一本书

    毛乐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7月05日   14 版)
    电影《芦笙恋歌》剧照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彭荆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

        2010年,彭荆风虚龄82岁,他以55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在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彭荆风说:“文学是我的生命”,“有了文学我的生命也就有了活力”,“明天我还要努力地写下去,一个作家只要生命存在,他就不能够离开文学。”

        彭荆风1929年11月出生于江西鄱阳。1949年5月,21岁的彭荆风在南昌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部队进入西南边疆。他参加剿匪战斗,做民族工作,还担任过部队的文化教员、编辑、创作员,从此与文学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彭荆风的文学创作涉猎很广,小说、电影、纪实文学,短篇、中篇、长篇,但综合起来,用两个词、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军旅,边疆。这个特色,从他早期的作品中就已鲜明地表现出来,并且一直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

        彭荆风的第一本书是《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云南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一版一印。这本书由云南军区部队文艺读物编辑室编辑,列入“边疆文艺选集之三”出版。全书收短篇小说两篇:《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和《拉祜族小民兵》。这个版本,现在已经比较稀见。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描写了拉祜族汉子札妥解放前后的不同遭遇。解放前,由于受到反动派的迫害,札妥被迫遁入深山老林,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解放后,在解放军的召唤下,他终于重见天日,获得了新生。

        《拉祜族小民兵》描写拉祜族儿童小犁随联防队员外出巡逻时遭遇残匪,在危急时刻发挥自己的特长,吹响牛角号通报敌情,最后军民合力击垮了逃窜的敌人。

        彭荆风的这两篇早期作品,写作技巧已显得颇为成熟,情节曲折,故事发展从容不迫,自然有序,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描写细腻,悬念的设置,情节的伏笔,都运用得很好。

        当时还有一本书,与这本书的书名仅仅相差一个字,这就是《当芦笙响起的时候》。这本书由作家出版社1955年6月一版一印,署名彭荆风等著。这是一本多人合集,收短篇小说七篇,都是发表在《西南文艺》上的作品。彭荆风的《当芦笙吹响的时候》题目被改动了一个字,列入书中的第一篇,并将此篇名用作了书名。在彭荆风的小说后面,另有李乔二篇、杨禾一篇、邵子南二篇、张联方一篇。

        彭荆风的这篇作品,是他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文学想象,进行综合提炼而写成的。彭荆风后来回忆说:“云南边疆是个风光旖旎、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山光水色是那样迷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风俗又是那样奇异,他们过去的苦难和解放后对新生活的向往,更是深深激动我。这一时期的战斗生活,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有了比较踏实的生活基础,也就能够比较熟悉地描写边疆的斗争和人情风俗。”《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等小说,“就是那段生活的记录”。

        青年彭荆风当年创作这些作品,环境相当恶劣,条件非常艰苦。1952年彭荆风调任陆军39师115团任文化教员,从昆明坐汽车到玉溪要半天时间,接着步行十天到普洱,再步行十天到澜沧,再走三天到大黑山驻地,全是在原始森林的边上行走。尽管如此,在他随身的行李中,还是带着一本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几本500字一页的红方格稿纸和一瓶墨水,以坚持读书与写作。

        1953年,有一次,彭荆风从大黑山回普洱开会,会议间隙,他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一口气在带去的稿纸上写出了洋洋万言的《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他先是将这篇作品投给了北京的一家刊物,但当时被退了稿。

        1953年底,西南军区在重庆举办文艺检阅大会,彭荆风也参加了这次盛会。当时,《西南文艺》的主编殷白见来了一批年轻的军队作家,热情地向大家约稿,彭荆风就将被退回的《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给了他,到1954年4月,这篇作品就在《西南文艺》的头条位置发表了。作品发表以后,“被列入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

        1956年,彭荆风从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这一年,他和陈希平合作,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改编成为电影文学剧本《芦笙恋歌》。这部剧本以小说原作为基础,进行了新的构思。剧本仍然以拉祜族汉子札妥为男主人公,同时新增加了女主人公娜娃的形象,精心设计了青年猎手札妥与美丽姑娘娜娃的爱情线索,并以此展开故事,渲染氛围,刻画人物性格,揭露了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对拉祜族人民的欺压,歌颂了新社会党的民族政策让拉祜族人民获得了新生。

        影片《芦笙恋歌》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于彦夫导演,汪杰饰札妥,宋雪娟饰娜娃。影片放映以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成为新中国建国十七年间的经典电影之一。由于彦夫、雷振邦作词,雷振邦作曲的电影插曲《婚誓》优美动听,更是不胫而走,传唱至今。

        然而,彭荆风的人生之路也充满曲折。1957年,当《芦笙恋歌》刚刚开始放映,电影文学剧本还在刊物连载的时候,彭荆风就被划为“右派”,遭遇了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一次大挫折。

        历史进入新时期以后,《芦笙恋歌》成了重放的鲜花。1981年,中影公司向全国各地提供的拷贝就达1280个。彭荆风也焕发了创作的青春,他的写作进入了“井喷期”,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孤城日落》,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解放大西南》,还有散文、剧本、评论等纷纷问世,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上一棵常青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