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海底隧道》:驱散成长的迷雾

    徐鲁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14日   18 版)
    《海底隧道》,杨志军/著,天天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20.00元
    杨志军

        一个个温暖的、真实的、无私的、忘我的生命,引导着这个小男孩一步步走出了狭窄的自我世界,走向了包容、广阔、坚强和担当。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境内,辽阔的草原上蜿蜒流淌着麻皮河和哈利津河两条大河,当地牧人把两条大河流经和分割开来的水草丰茂的大草原分别称为“金滩”和“银滩”,合称“金银滩”。一到春夏时节,金银滩草原上的野葱花、油菜花、格桑花竞相盛开,千里草原牛羊如云,百灵高唱,牧歌悠扬。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先生创作的那首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诞生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这片远离尘世、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又托起了一个足以惊天动地的强国梦——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相继研制成功,伟大的共和国坚固的国防盾牌就此筑起。当时,为了保密,金银滩有一个代号叫“二二一”,所有在“二二一”工作的科学家、科技人员、部队官兵,都必须严格执行“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保密纪律,尤其是科学家和科技人员,更是一律隐姓埋名,对外只说自己在大西北“挖矿”……

        杨志军的长篇少年小说《海底隧道》的故事背景,就与这片曾经十分神秘的金银滩草原有关。

        小说的主人公、小男孩圆圆的父母亲,正是在金银滩上奋斗过的科学家。因为父母亲要遵守严格的保密纪律、不能随便请假探亲等等原因,圆圆从小就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胶州湾边生活。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圆圆与父母亲之间有着厚厚的感情隔膜。这个敏感和自尊的小男孩甚至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产生了怨恨与排斥的心理。爷爷奶奶所生活的胶州湾边的海面和岛屿上,时常会涌起弥天的大雾,大雾时常阻隔了航行的船只。我们看到,这个小男孩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和成长道路上,除了要面对自然的风雨和迷雾,更要一次次直面如影随形笼罩着他小小心灵的生活疑团和迷雾。

        这部小说就围绕着这个小男孩曲折和独特的童年经历,以第一人称亲见亲历的叙述方式,一点点地拨开和驱散了那些一直在困扰着他的疑团和迷雾,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是如何从怯弱、封闭、孤僻,一步步走向了接纳、包容、乐观和坚强,最终成长为一个自信、成熟和敢于担当的小小男子汉的。

        作家采用了第一人称自述的叙事方式,显然更便于展现主人公的细微的心理变化和心灵成长历程。从这个小男孩的童年里,走过了一个个熟悉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例如他最亲最爱、最为熟悉、曾经相依为命的爷爷和奶奶,他们是这个小男孩童年人格的奠基人;还有他曾经是那么排斥、怨恨,后来又渐渐认同、接纳、理解、直至敬佩的父母亲;还有那位善良温情、任劳任怨、不惜舍身救护自己的学生,最后为了那些智障孩子而无私奉献了全部心力的张老师;还有那位像爸爸妈妈一样在金银滩上无怨无悔地奋斗过、最终也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智障孩子的科学家京生叔叔;还有那个被父母亲抚养长大的孤儿、像月亮一样纯净的多多姐姐……

        所有这些人,都是从小男孩的童年中走过的一个个非同寻常的生命和灵魂。从陌生到熟悉,从相逢到永别,从排斥到接纳,从童年到永恒……在小说里,这些人虽然一个个都相继离开了这个小男孩,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世界,但也正是这一个个温暖的、真实的、无私的、忘我的生命,引导着这个小男孩一步步走出了狭窄的自我世界,走向了包容、广阔、坚强和担当。

        这个小男孩经历和承受了比一般同龄孩子更多的亲人和朋友的死亡和离去。作家一次又一次地把童年中的那些“不能承受之重”,放在这个小男孩的肩膀和心灵上,正如在金银滩上奋斗过的人们都熟悉的那个古老谚语:一个纯净和坚强的生命的获得,必须在碱水里洗三次,在血水里浸三次,在沸水里煮三次。这个男孩最终的成长,正是这样完成和炼成的。他的生命和心灵的天空的高度,也正是从这些相继离他而去的生命和心灵的高度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底隧道》是一部真正的心灵成长小说。或者说,是一部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式的“成长教育小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总书记期望作家们“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

        《海底隧道》正是一部“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的小说。圆圆的父母亲、京生叔叔等等曾经在金银滩上舍生忘死、忠孝不能两全而又无怨无悔的科学家们,爷爷奶奶的勤劳善良与深明大义,张老师的任劳任怨和默默奉献……都是故事里的清泉与光明,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真善美与正能量。这样的人物和故事,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闪亮的基石和坐标;《海底隧道》,也正是一部温暖的书写家国情怀的“中国故事”。

        至于小说取名《海底隧道》,固然与故事最后出现在胶州湾黄岛与青岛之间的那条海底隧道有关,但我的理解是,“海底隧道”更像是作家特意为这部作品赋予的寓意和象征:无论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还是对于身处尘世的成年人来说,只要人们以真情、以奉献、以包容、以宽广的心去对待周围,去直面人生和世界,成长的迷雾才能最终被驱散,人心的幽暗隧道才能最终被打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