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推荐图书:《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于娜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31日   14 版)
    于娜: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编辑。参与出版“大学之道丛书”等,参与策划“国外教育科学基本文献讲读丛书”等。责编的《理性捍卫大学》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社会科学到底是不是科学?为什么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国社会科学的地位比较低?为什么人们崇拜自然科学家,却往往瞧不起社会科学家呢?……以上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长期以来一直做得不够科学。因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更习惯于用思辨的方式而不是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使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导致中国社会科学无法与国际接轨,甚至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科学的一般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关于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单纯认为性别比偏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观念导致的,从而想通过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关爱女孩来解决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更为严重的时候,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是正常的(105左右),而在旧的观念几乎已经消失、妇女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却出现了人们选择孩子性别而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现象呢?很明显,这里有其他比传统观念更为重要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一书首先讨论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社会科学。科学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方法为手段。科学的必要条件是“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而不是研究者自己说话”。

        其次,按照科学的标准分析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乱象”和不科学的后果。比如不使用反映客观事实的数据,而是仅凭个人的经验、感受和想象得出结论;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导致“跨界”很容易;将研究主体和客体相混淆,基于个人经历研究问题:离过“八次”婚的人才能成为研究离婚问题的专家、女性才有资格研究妇女问题、老年人才可以成为研究老龄问题的专家;擅长思辨分析,结论往往来自辩论而不是证明……这些导致中国社会科学学者把“研究假设”当作结论,而很少有真正经过实际数据检验得出的结论,从而导致学术研究“有增长而无发展”,浪费大量的科研经费。

        最后,本书对中国社会科学与国外的差距进行了对比,并强调目前中国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缩小差距”而是需要尽早“走入正轨”。

        正如本书作者乔晓春老师在“北大博雅讲坛”第88期活动讲到的:本书通过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告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错”。这是科学研究的底线。首先保证自己不做错,下一步才需要考虑如何“做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