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刘冬颖:大学教授为国学经典普及插上新的翅膀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31日   06 版)
    作为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的刘冬颖教授不仅成长为学术领军人才,更致力于国学普及工作,她常年在公益国学机构开设古诗词吟唱公开课,多次走进电视台等媒体和社会公益讲堂,走进工厂、部队等基层普及国学,她奉经典传承为使命,为国学推广插上网络翅膀。

        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大庆的刘冬颖先后获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又在浙大古籍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文献学、唐前文献研究。文史哲的学养积淀,使刘冬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拥抱学问。

        除了承担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任务,短短十余年来,她共出版专著17部,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除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两项省社科一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外,她还指导40多位本科生获得国家、省、校“大学生创新能力项目”的资助。

        她在工作上从来都是全情投入,绝不分心。不管有多忙,坚持每天写一万字,连续写一个月——她的几本书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写成,一天写17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全年无休,是刘冬颖的生活状态,因为她的假期悉数奉献给了国学传播。“‘经典’不只是属于少数学者,而应走向更广阔的大众”是刘冬颖始终坚持的观点。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大多有关国学方面的诸多著作物,基本上都是写给那些专业研究者的,其中承载了过于厚重的道德和伦理内涵,因而理论性太强,显得生硬枯燥,将经典中那些本来生动活泼、充满人间喜怒哀乐的鲜活,笼罩在了黑厚的布幕之下。于是,刘冬颖选择用更活泼的方式来传播国学。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能看见她穿一袭旗袍的身影。借助旗袍,让大家关注国学传播,这是她的初衷。正如她所说,国学如果不借助传播的渠道,就不具备文化的意义。她策划主编50册“经典解读系列”丛书,以漫游谈心的笔调,与读者一起走近古典。

        在由黑龙江卫视打造的益智综艺节目《挑战小学生之“最强国学少年”》200多期节目中,坐在评委席上的刘冬颖用渊博的学识、温柔的点评,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除了利用电视平台普及国学,刘冬颖还常年在“龙江书院”等公益国学机构,开设古诗词吟唱公开课。她多次走进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和“龙江讲坛”等社会公益讲堂,走进工厂、部队等基层普及国学。她主讲的“《论语》人生课堂”入选“中国大学慕课网”“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和清华“学堂在线”,在网络上,带动大学生一起研读国学经典《论语》。这一切,为她赢得了“黑龙江省优秀全民阅读推广人”及“全国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等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古诗词吟唱专家,也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推广”的项目负责人,她以“风雅弦歌”为名,分别申请了微信、微博、喜马拉雅FM和头条号平台。目前通过新媒体关注古诗词吟唱的听众已经达到30多万人次,仅李煜词《浪淘沙》的吟唱,网络播放即达到10万多次。她说:“经典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他教会我们真诚面对自己,而不要被外在的世界迷惑。经典是一种文化基因,它的很多道理,与生俱来蕴藉在我们的血管里。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只是因为它还沉睡在我们的细胞中,等待着被唤醒。我们真诚坦率地面对经典中的真意,经典便会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