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韩少功在小说艺术形式上进行的历险和探索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韩少功入校仪式暨创作四十年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指出,他一直处在写作前沿,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不同领域都有建树。多年来,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同历史阶段,韩少功的写作始终显示出他是一个思想型的作家。在小说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方面,韩少功也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家韩少功近日正式签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为第十位驻校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以打油诗题赠好友:“楚人肚量大,湖南好汉多。古有屈大夫,今有韩大爹。敢做弄潮儿,不唱流行歌。文学根何在,龙舟下汨罗。”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以及30多位作家评论家参加韩少功入校仪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能够入史的作家并不是很多。从整个现当代百年文学史角度来看新文学进程,在共和国新时期的文学发展进程中,韩少功的作品都是站在历史潮头的,他是可以入史的作家。作为研究文学史的学者,丁帆认为,韩少功的作品有两个向度决定他能够入史:一个是他渗透于作品的思想穿透力,他试图站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把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融入其中。像这样持之以恒的创作者在新时期的作家中不是很多;同时,韩少功也是一个敢于尝试文体创新的作家,敢于创新是一种形式与技术的革命。
格非指出,在韩少功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身份中,有两个重要的品质十分珍贵。第一,他具有相当系统的文化、思想和文学史知识,也具有足够宽广的世界文化的视野;第二,韩少功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探索中,他的政治、思想、文化判断和文学趣味,超越了个人的基本境遇。他的判断来自于严肃的社会观察和文化思辨,而不是出于个人境遇顺逆穷通的本能意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