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美育与品味

    ——读伯克、休谟、席勒相关论述

    张中载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17日   19 版)
    伯克画像
    休谟画像
    席勒画像

        近悉清华大学作出规定,自2017年新生入学始,凡游泳不过关者,不得毕业,引起颇大争议。其实对清华老校友说来,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年清华就有体育不及格不得毕业的规定。“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把“智”置于唯我独尊的首位,降低了德育,忽视了美育和体育。

     

        一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人,爱美的行为和物件,爱大自然之美。爱美也就成了古往今来诗人歌颂的永恒话题。伯克说:“爱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东西时,心中产生的满足感。”如今旅游业火爆,盖因大自然之美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论美的先行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同阿第曼图和格劳孔的对话,畅谈诗歌、音乐、绘画对教育青少年以及城邦统治者的重要性。苏氏同阿氏有以下对话:

     

        苏: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用其大才美德把大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对健康有利的,优美的作品天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就同优美、理智融为一体。

     

        同格劳孔的对话:

     

        苏:如果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精神的美,在有形的举止风度上也有同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沉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

     

        格:最美的也是最可爱的。……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美的爱。

     

        苏: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怎样呢?我们一向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用文学创造的故事来塑造儿童的心灵,比强健他们的身体要费更多心血。

     

        苏氏这里所说的音乐实指广义的美育。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他对美育和体育的高度重视。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说:“没有任何事像人对美的看法那样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公元前5—4世纪,希腊人对美的探讨已呈百家争鸣之势。

     

        我国自文王封土建邦,周公制礼作乐,属于美育的乐舞文化绵亘千载。孔子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旨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见,无论是西方文明或东方文明,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看重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今后大中小学幼儿园都要开设美育课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级学校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均佳者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民国初期,曾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教育方针。近代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对美育分外重视,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教育家张伯苓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强调体育的重要性。1936年,他在重庆建立南开中学,新建的学校除教学楼外,最吸引人的是当年在重庆学校中首屈一指的体育设施。他在学校推行“强迫体育”,体育不达标,不能毕业。近悉清华大学作出规定,自2017年新生入学始,凡游泳不过关者,不得毕业,引起颇大争议。其实对清华老校友说来,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年清华就有体育不及格不得毕业的规定。“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把“智”置于唯我独尊的首位,降低了德育,忽视了美育和体育。

     

        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美好、饱满的心灵,与人交往,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著名科学家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仅仅因为自然是美的,研究它,是对美的追求。莱辛在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希腊艺术家所描绘的只限于美”。

     

        二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培育审美力,即人的品味。

     

        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主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在审美状态中,人的力量被恢复为人性,成为最高奖赏”,“如果人类要在实践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只有通过美,人类才能走向自由”。他认为,美赋予人思考和决定的力量。因此美是真理和美德的先决条件。审美是思想和行动的基础。马克思的许多经济学著作都浸润着美学。他在开始撰写经济学著作前,曾详细研究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希尔的美学著作。W.J.T.米切尔在《肖像学》(1986)中说:“马克思习惯于从浪漫主义美学和解释学的词典中寻找术语来形容商品。”

     

        18世纪德国戏剧家、评论家莱辛以为,艺术有助于提高审美力。他说:“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就是美的雕像。”

     

        美育、美学同品味的关系显而易见。《牛津简明英语词典》解释aesthet⁃ics(美学)一词时的定义是:“inaccor⁃dancewiththeprinciplesofgoodtaste”(“美学与好品味原则一致”)。汉语“品味”中的“品”字由三个“口”构成,其原初词义是味觉(尝),如品茶,品酒,继而引申至其他感官的感受和抽象意义的审美力。钟嵘评诗写《诗品》,谢赫评画著《画品》。

     

        1750年,鲍姆嘉通率先把从哲学分离出来的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此时的欧洲热衷于美学讨论。18世纪的英国盛行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感觉经验。伯克和休谟是经验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休谟说,美只存在于静观的心灵中,每个心灵都在感受着不同的美。(“Beautyisnoqualityin things themselves. It existsmerelyinthe mindwhich con⁃templates them, and each mindperceivesadifferentbeauty.”)他又说,事物有潜在的美的属性,当这种属性与主体的静观的心灵相通时,就能激发美的现实。也就是说,人的主体审美功能是主导的,人的品味高,就能享受审美经验;品味低,即使目睹美的客体,也不察其美。休谟写《论品味的标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味。他说,品味是一种判断力,而判断力本质上是依靠经验而不是理性。

     

        18世纪欧洲哲学家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受众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1年,杰罗姆·斯托尔尼兹在《美在观念中的某些阶段》中说,整个18世纪,经验主义在欧洲占上风,对美学来说“是一次哥白尼式革命”。经验主义美学家所关注的并非客体的美的品质,而是主体鉴赏客体美的能力和品质。描写美女,历来有两种方法,一是浓墨重彩描写她的外形,二是叙述观者的心理反应。经验主义美学家看重后者。荷马提供了一个好例证。他在史诗《伊利亚特》中对海伦的外形美偶有提及,主要手法是通过观者的心理反应来形容海伦迷人之美。莱辛的《拉奥孔》在以《诗人就美的效果来写美》为标题的第21章中写道:试回忆一下他写海伦走到特洛伊国元老院的元老们所在的会场的那段诗。这些尊贵的老人看见了海伦,就彼此私语道:

     

        没有人会责备特洛伊人和希腊人,说他们为了这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争,她真是一位不朽的女神啊!

     

        (No one would condemnTrojansand

     

        Greeksforfightingawarsolongandso

     

        painful just because ofthiswoman.She

     

        is indeedanimmortal God⁃dess.)

     

        三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哲学家开始探讨如何为美的客观判断建立若干准则。1757年,青年才俊伯克发表《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受到欧陆学者狄德罗、康德、莱辛等和英国学界的赞赏。伯克并非论述崇高美的第一人。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诗人朗吉弩斯就写了《论崇高》。可惜这部杰作长期被埋没,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1554年才出版,并在1674年被译成法语,在欧洲广为流传。《论崇高》18世纪成为经典文论,朗吉弩斯从此名声大振。英国诗人蒲伯在《批评论》中高度评价此著,称作者本人就是“伟大的崇高”。18至19世纪,美、崇高、壮丽、品味等美学问题的探讨成为时尚。伯克的《探讨》以《论品味》开篇。休谟写《论品味的标准》,莱辛著《拉奥孔》,席勒发表《美育书简》、《论素朴诗与感伤诗》。艾迪生、黑格尔、康德等也纷纷就此话题著书立说。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中着重评说审美判断力,指出:“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他认为这四种心理功能中最核心的是鉴赏力。

     

        伯克说,所有知识均源于感官的经验,感觉是产生思想和快感的基础。人都有感官,但感受力却因人而异。感受力弱,即使是面对美的客体,也无动于衷。感受力强者能把感官所得的简单概念综合、提升为复杂的概念。感受力和判断力差会导致品味低下。他认为品味包括三个要素:一、能用感官感受到客体赋予的快感。二、想象力的运用,想象力能给人带来快感。三、能推理。他说,品味的高低取决于判断力,而判断力的提高则有赖知识的积累、专心的程度和判断力的践行。判断力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所谓判断,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正确的判断必须排除偏见、私心杂念和功利思想。

     

        伯克在“论品味”时遇上的两大难题是:怎样界定品味,品味是否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他说:“品味一词,如同所有的抽象名词,难以准确界定。我们所理解的品味并非简单、确定,因此容易产生不确定性和混乱。我无意对品味作出界定,来解决有关品味的无序状态。”他说,就道理而言,即使是最无知的人,也知道好与坏、高尚与卑鄙。至于品味,那就复杂多了。它涉及诸多方面,可惜研究品味的人太少,研究起来也漫不经心。但是,论品味,对品味下定义是绕不过去的。于是,他声明在先:“没有任何事物像品味那样,在种类和程度上如此多种多样,难以确定。”他对品味的界定是:品味是头脑在感受有想象力的作品和优雅的艺术时对其作出的判断。这同《牛津简明英语词典》对“taste”的定义大致相同:“aestheticdiscern⁃ment in art, literature, conduct,etc.”(“品味是对艺术、文学、行为等的审美判断。”)

     

        在论说品味是否有公认的统一标准时,伯克的表述自相矛盾:先肯定“人在品味上区别不大”,“品味很可能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所有感官的快感,无论是视角,或是感官中最难说清的品味,对所有的人,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有学识或无学识,都是一样的”;后又否定,说“品味并无统一、固定的相同原则”,因为构成品味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因人而异,且差异甚大。其实,人的品味同异并存,是品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好的文学艺术作品跨越国界,为全世界人民喜爱,好的行为如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同情心等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许。而欺骗、自私、追名逐利、残暴则为世人所不耻。这就是品味的普遍性,也就是伯克所说的“品味在某些方面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但是,不同民族、国家、地域、时代、文化、性别、风俗习惯、年龄、性格、癖好等诸多因素又构成品味的特殊性。对同一个审美客体总是有不同的审美判断,正如人的味觉是一样的,口味却大不相同。川人喜吃麻辣之食,江浙人做菜常加食糖,山西人爱吃醋……

     

        休谟在《论品味的标准》中说:如同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人的品味也是多种多样,差异巨大。作为一个经验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美并非物体的固有品质,美是人看到某一客体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感受。一个客体可以在主体心中引发千百种不同的感受,因此审美标准多极,不固定。美与丑的界限有时难以分清,原因有二:一是人的性情不同,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规矩,对事物也就有不一致的看法,要确立普遍的品味标准很难。

     

        我国民间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Beautyisintheeyeofthebeholder.”)也印证了休谟之言。一个女子其实并不美,但在情人眼里就是绝色佳人——说明审美的主观性。

     

        四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强调审美教育为人的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服务。他谈美育,有一个很新鲜有趣的理论。他把人的自然冲动分为感性冲动(sensedrive)和形式冲动(formaldrive),前者是感性的,直觉的,涉及身体、感觉和感情,追求事物的变化。后者是道德的,理性的,追求永恒、绝对的真理和法则。这两种冲动需要一种更高级的冲动来调和,即游戏冲动(playdrive)。游戏冲动关系艺术,是人性在美感中最充分的表现,它追求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的目标是美。游戏冲动把事物的美的品质展示出来。雕刻家赋予一块无生命的石头栩栩如生的形象,使它获得了美。席勒这番话使人想起一则希腊神话: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善雕刻,用石头雕刻了一尊美女。完成后他居然爱上了雕像美女,且爱得如痴似狂,让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深受感动,遂赐予雕像生命,使皮格马利翁得以与她结为夫妻。古希腊哲学家柏罗丁曾说,女人之所以美乃是因为她们的身体放射出一种美的精神。美通过艺术家体现在物体上。这个神话故事流传千古就在于它歌颂美与爱。

     

        教育不止是各级教育机构的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实施教育的大课堂。教育不仅要教会人生产,而且要教会人生活的艺术,使人艺术化地生活。席勒把游戏冲动看作是比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更高级的冲动,指出游戏冲动同艺术的关系。其实,追根溯源,今日的许多体育项目和美育课程都源于游戏。体育中的跳高、跳远、攀登高山、足球、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水上芭蕾,美育中的绘画、音乐、舞蹈、雕刻、戏剧都是游戏冲动下人类的游戏活动。在欧洲的中古时期,诗歌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方式,即一种游戏。吟游诗人云游四方,吟者和听者都得到听觉和精神的愉悦,是一种美感享受。过去作诗、吟诗远非今日所谓的“高雅文化”。

     

        上述的这些“游戏”看似小用或无用,实为大用。“游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品德和品味。梁启超在《饮冰室全集》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程颢诗作《春日偶成》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种欣赏大自然的美感享受是美育,也是品味,是追名逐利之徒所难领略的。孔子把诗视作提高政治才干、培养道德品质、学习知识和语言、学会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的必修课,“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是千千万万国民的行为历经长期修炼、培育、积累而成。在任何社会,个人的公共行为都与他的品格、教养相关,而教养又直接同品味相连,教养好,则品味高,品味高表征好教养。好教养和高品味并非生来具有,而是康德所说的,是文化改造自然人的结果。《美育书简》即从改造社会、实现人性“复归”的视角论述美育。

     

        美育的威力在于它把必须遵循的法规、制度、礼仪通过美感的形式,将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转换成人们的内在要求、自觉的行动和习惯。美育小则提升个人的教养和品味,大则涉及国家的治理和形象,实为千秋万代之大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