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拿到一本新书时,读者总会对书籍的封面与内页设计作出一番品评。“设计得好或坏”是对书籍载体艺术方面的评价。而此书虽然也讲书刊形态,但角度却完全不一样:它透过书刊的形态映射到对社会文化的分析——这种阐释方法,是上个世纪中叶法国新社会学派的方法。在新社会学派的观察之下,微物成为某段历史煅造的结果,而透过微物,又可以触摸到某一时期的社会图景。于是,书衣这一本来属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对象在作者笔下成为文化表征的符号与载体。
通过微物折射来反映社会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阐释会使得文本过度发散而显得琐碎——一些法国新社会学派的著作中就有这样的瑕疵。这部书作了精心收束:它按照现代性的晶体来设置全书章节。因此,它实际上是以书刊的形态为核心、面向技术、经济、文化、艺术、思潮几个方面延伸的一个多面体结构。在每个版块之中,都镶嵌了丰富的史实与缜密的分析,这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密度。
研究的角度与结构的方式的新颖,是这部书让人感到有意思的第一个方面。而从其内容来说,这部书对晚清民国史实的挖掘也让人感觉到了笔者的学术功力。
晚清民国,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的一段历程。这段时间中,在西方文化的撞击下,中国“超稳定的结构”被打破了。躁动、焦虑、内省、期盼,一种很复杂的心绪弥漫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中国。这种心态又催生出无穷的动力。在文化层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上海跃然成为与纽约可以比肩的国际化都市。如何来理解这段文化的变迁呢?有一个很常见的论述模式,就是思想史中“冲击—反应”、“传统—现代”以及革命史中“革命—反动”、“先进—落后”的二元模式。但作者认为,这样对史实的筛选与重塑不太妥当,这样的书写,历史就被简单化、过程也被意识形态化了。作者认为,中国存在着“内倾性的变革”,这种思想对应了外部剧烈的变动,也消解了内部紧张的关系,从而使得变革成为自我表述的需要,也使历史推进的方向更为复杂。在对艺术的思考中,质疑、否定、坚守、融合都成为面向未来思考的态度,而设计的“民族性”也成为“现代性”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看似唐突,却思之有理。
虽然是理论书,但这部书读起来并不枯涩,除了有大量珍贵的插图之外,它还加入了大量的史实细节。比如在具体的书衣设计大师中,不仅包括鲁迅、丰子恺、陈之佛这样早有公论的书刊设计师,也关注到了早期的设计大师如徐咏清、丁悚(大名鼎鼎丁聪的父亲)、沈泊尘等商业设计师,更接纳都市文化鼎盛时期的大众设计师如张光宇、叶浅予等。不仅如此,书中还讲述了书刊形态后面的故事,比如一代设计大家陶元庆“做一个图案家(设计师)还是做一个纯正美术家”的内心挣扎,讲到民主斗士闻一多早期鲜为人知的设计作品,讲鲁迅提倡木刻画的初衷与被误读的史实,读来让人顿觉书衣喧嚣、往事汹涌。
当下治出版史的学者为数不多,而将出版载体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孜孜以求之的学者更不多。所以当我看到这部书的时候不觉眼睛一亮。凭借作者流畅凝练的文笔,居然一气读完,颇有开卷有益之感。这也成为我写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