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03日 星期三

    互联网+时代如何潜心读书?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03日   08 版)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但是数据显示,读书渐渐淡出年轻人的世界。饭桌上、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低着头打游戏、看视频、聊微信的画面大家一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记者了解到,年轻人读书时间较少,理由为工作忙、上网浏览信息比较多。而且大部分人每天看书的时间不足一小时,但是上网的时间却比看书的时间多得多。(4月21日《钱江晚报》)

        在我看来,国民阅读量与阅读率徘徊不前,上网刷朋友圈盛行,实际上是现代人读书现状的真实写照。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进步,传统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奢侈品”。人们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查找资料,以至于慢慢遗忘了传统阅读。正如有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言,“网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图书资源。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宽带,人人都有手机,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必要跑到图书馆里东寻西找或者阅读书籍。”现在网络阅读对传统书籍的挤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很快,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读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阅读观也充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把读书作为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的重要途径。中青年看书少就颇能说明问题。

        此外,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图书市场也越来越花花绿绿。休闲类娱乐类报刊杂志受到热捧,传统书籍受到冷落。出版商为了利润,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的眼球,大家爱上了快餐杂志,读书心态自然变浮躁了。而且现在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肥皂剧与娱乐选秀节目也多起来,自然也挤兑了人们的读书空间,降低了人们的读书欲望。

        尽管刷微博、微信有传播快、更新快的优势,但是网络仍然无法取代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书籍。没有时间读书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如何改变国人阅读率不高的尴尬现象值得思考。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有消息说,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3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还有人建议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确定为“全国阅读节”。

        但是,全民阅读立法需要一个过程,而促进全民阅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轻视传统阅读方式的大环境下,想一朝一夕改变读书时间少的现象也不现实。全民阅读纳入立法计划,培育读书氛围,需要形成文化合力。比如学校尽到自己的责任,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矫正功利读书观,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通过校园读书氛围引导社会氛围。比如,激活图书市场竞争、降低图书价格让利于民,让读者买得起书,也有利于激发公民的读书热情。比如,除了政府主管的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图书馆也应对外开放,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再比如,加强社区图书馆、村民图书馆、职工书屋建设,等等。

        要激发公众阅读热情,除了相关机构与媒体宣传造势,全民阅读立法,建设、开放更多图书馆以外,还要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有的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书籍陈旧、借书手续繁琐,需要支付借阅费用,等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完善书籍种类,更新图书资源,减免借阅费用,简化借阅手续,很有必要。

        武汉市江汉区 叶祝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