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香)近悉,社会学史上的传奇人物、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其学术文集(《米尔斯文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米尔斯对传统社会学的抽象和僵化进行了批判,认为社会学家应该直面时代的大问题。反观中国,社会学重建三十多年以来,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涌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然而,我们是不是让术语和数据掩盖了事实本身?有没有忘了自己投身学术最初的感动?社会总体结构如何?它在人类历史上的位置如何?这个社会中的获利者是谁?米尔斯敦促我们对这些问题做出正面回答。
米尔斯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该书也被视为其主要代表作。米尔斯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亦被认为是权威译本。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在国际社会学学会选出的二十世纪十部社会学名著中,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已由北师大社引进出版)高居第二,仅次于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承担时代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他并不主张学者抛开研究,以社会活动为业,而是反对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的研究理念,反对狭隘的经验研究与科学主义。在他看来,社会学的技艺在于转译(translation)和赋权(empower⁃ment)。社会学家有责任向一般读者阐明,他们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他们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米尔斯一方面炮轰空中楼阁的宏大理论建构,另一方面反对研究方法凌驾于实质议题之上的经验主义。时过境迁,米尔斯批判过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据了解,为精益求精打造《米尔斯文集》,北师大社延请了“高配”译者来翻译文集。译者之一李康执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译者之二李钧鹏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