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硒”望大家生活更美好

    赵静荣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12日   18 版)

        提到“硒”,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富硒食品。然而,人体日常需要多少硒元素,哪些食品富含硒,硒如何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硒能拮抗哪些重金属以及硒如何抗氧化,诸如此类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恐怕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很少。目前有关硒元素的图书,大多数人觉得太深奥,看不懂,也不愿意看。传播硒与健康的科学知识,使人们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硒,显得尤为重要。

        硒元素在1817年被发现,到2017年是“硒发现200周年”。这200年来,科学、社会、生活,围绕硒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尹雪斌先生所著的《硒故事》以故事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硒的基本概念以及一系列有关硒与人类健康的常识,有利于读者认识硒、了解硒。

        硒是一种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化学元素,从发现至今已经有近两百年。它在人体生理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以两种硒代氨基酸——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它们通过参与调节两种药的蛋白酶家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发挥作用。这些蛋白酶家族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包括防止氧化损伤,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甲状腺激素代谢等。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能够促进人体健康。但过少、过多摄入都不利于健康保护。目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硒的适宜摄入范围是每天60~250微克。硒是中国科学家做出贡献较大的微量元素之一,目前国际上的日硒摄入量推荐值均采用了中国学者的报道,而中国也是硒摄入量普遍偏低的国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多补充一些硒行不行?一些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是研究者自身,也做了每日硒摄入量超过250微克的实验。

        其中,英国研究小组发现超量补硒可能会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2007年,斯特兰格斯博士对120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每日新增200微克硒摄入量的补硒实验,研究小组对他们进行了超过7年的观察,发现过量补硒的志愿者在此期间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尽管深层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报道揭示长期超量补硒可能有害。有趣的是,更多的研究报道表明,对于糖尿病人,补充适宜量的硒,则有利于缓解症状。

        现在看来,硒和其他元素一样,之所以属于必需微量元素,是由于它占据独特的生化反应通道。如果过量摄入,可能会影响其他元素如硫的代谢,从而打破代谢平衡。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通过硒的科普知识,向大家传递两个理念:一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过多摄入和缺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硒补充要依据科学建议,选择合格产品,如果能够通过食物科学定量补充则更好。二是硒的健康作用有多个方面,但主要还是应该侧重于矿物质自身的营养方面,同时,硒对于不同人群、不同身体机能的作用程度也有差异。所以,缺硒人群补充硒后,并不是身体的所有机能都能感受到,补硒的效果更可能反映在某个方面的改善。

        《硒故事》,尹雪斌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定价2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