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爱玫瑰,那是一种深挚的爱。”冰心的学生和朋友、儿童文学家葛翠琳在她的长篇散文《玫瑰的风骨——记冰心老人》里这样写道。
冰心老年时写过一篇散文《我和玫瑰花》,记述了她从青年时代起对玫瑰的景仰与喜爱。
年轻的时候在协和女大上学时,校园里大礼堂廊前台阶两旁开着耀眼的红玫瑰花丛,18岁的冰心经常坐在玫瑰花下和草地上看书,玫瑰的花瓣留在她的书页中,玫瑰的花魂留在她的心中。1922年5月18日,她写过一首诗《玫瑰的荫下》:“衣裳上,书页上,都闪烁着叶底细碎的朝阳。我折下一朵来,等着——等着,浓红的花瓣,正好衬她雪白的衣裳……”
这是她最早的作品里留下的对玫瑰的赞美。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冰心在自家的庭院里种了两排白玫瑰,不仅自己家里的花瓶里天天插着美丽的白玫瑰,还经常剪一些玫瑰花送给朋友和学生。
到了晚年,1986年的一天,邓颖超邀请久不外出的冰心去观赏玫瑰花。有记者赶去采访,冰心当时曾为《人民文学》杂志写过两句话:“昨天游园,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玫瑰花?我说,因为它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
冰心还写下过这样的话语:“我一生九十年来有多少风和日丽,又有多少狂飙暴雨,终于到了很倦乏、很平静的老年,但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
这才是真正的冰心!显示了老人像玫瑰一般的美丽情怀与坚硬的风骨。冰心晚年为大读者和小读者创作了许多境界开阔而崇高、语言上也炉火纯青、带有“玫瑰的风骨”的散文,这些篇幅短小的散文脍炙人口,有的早已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经典篇章。
1982年她为《东方少年》创刊而写的《灯光》,歌颂了“阳光的先行者”——黑夜里的灯光,也赞美了人间的一切光明。
“初冬黎明时的灯光,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因为从家家窗户射出来的光明,是这片大地上人们醒起的信号,是灿烂阳光的前奏!”这篇散文不足千字,却有着开阔的意境。
《绿的歌》是献给大自然、献给春天的赞美诗:“我深深地体会到‘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霞》也只有短短的几百字,却写得情采飞扬,富于生命哲理: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从这篇散文诗中,也可体会到冰心在自己的生命黄昏之时从容、达观和积极的态度。还有《春的消息》《我喜欢下雪的天》《海棠花下》《我梦中的小翠鸟》《话说君子兰》《我的家在哪里》……这些散文都闪耀着爱与美的光芒,带着真与善的温暖。
她关注和聆听着自然界的风雨之声,同时心里也装着祖国和人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忧乐与冷暖。在《我请求》里,她写出了对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的沉重忧思与殷切期望;在《无士则如何》里,她大声疾呼:应该真正地尊重知识分子,重视科学、教育、文化,重视早在“五四”时代就提倡过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即科学、民主……
冰心的这些文章里,有时带着像玫瑰一样的“坚硬的刺”,使人警醒,也催人奋进。这样的思想与情怀,与她青年时代在《影响》那首短诗里所抒发的情志,是一脉相承的:“一个人的思想,发表了出去,不论他是得赞扬是受攻击,至少使他与别人有些影响。好似一颗小石头抛在水里,一声清响跳起水珠来,接着漾出无数重重叠叠的圈儿,越远越大直到水的边际——不要做随风飘荡的羽毛!吹落在水面上,漾不出圈儿,反被水沾住了。”
“玫瑰花映出了冰心的影子。冰心的作品里,闪烁着玫瑰花的美丽、芳香和风骨……”葛翠琳在散文里这样写道。
冰心先生一生热爱孩子,“只拣儿童多处行”,作品里总是充满母爱。她有一句名言: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一颗慈母的心”。在她的心中,那盏小橘灯的光芒一直在闪烁。晚年的冰心和全国各地很多孩子成为了“知心朋友”,她有时会给孩子们写信,有时会邀请孩子们来到家中,听孩子们给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1989年,云南一位9岁的佤族小女孩张可到北京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决赛。她当场画的国画《妈妈快来呀》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荣获优秀奖。消息传开,文艺界许多前辈都为佤族出了一位这么好的小画家而高兴。老诗人艾青和作家冯牧等都会见了小张可。
这时的冰心已90高龄,正在休养,医生还在她的门上挂了“谢绝会客”牌子。她听到消息后,也想看看小张可。医生最终同意了。张可听说要见到冰心奶奶,高兴极了!她在小学课本上读过冰心的《腊八粥》,还读过《小橘灯》《寄小读者》。那天,当她走进冰心奶奶的书房,觉得好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冰心微笑着把小张可拉到自己身边,问这问那。冰心告诉小张可,她早年在昆明生活过一段日子,她住的螺峰街与今天张可的家很近。
小张可看着奶奶慈祥的面容,听着奶奶的回忆,把小脸凑过去,轻轻地亲了亲冰心奶奶的脸。冰心奶奶高兴地笑着对小张可的爸爸妈妈说:“孩子还小,应该让她自由发展,不要过分施加压力,要给她玩耍的时间……”
这时,张可拿出自己画的一幅国画《雏鸡图》送给冰心奶奶。她在画里要表达的心愿是:祝愿奶奶永远像童年的时候一样快乐、不老……
冰心奶奶夸奖小张可说:“画得真好,真美!”说着便把小张可拉到身边,笑着照了张合影照。照完相,冰心奶奶挥笔为小张可写道:
“张可小朋友,愿你像一朵野花一样,阳光下自由地生长!”
除了小张可外,冰心奶奶还有一位亲密的小朋友,那是写过《夏天的素描》等许多小说和诗歌作品的少年作家韩晓征。冰心奶奶曾亲自为她改过作文。晓征在北京二中念书的时候,一到星期天就跑到冰心奶奶家去,告诉她一个个好消息:“奶奶,我又写完了一篇新的小说,我读给您听听……”每当这时候,冰心奶奶总是一边听着晓征的朗读,一边微笑着点着头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在冰心90岁生日那天,晓征从学校跑来祝寿。她带来一个布制的小礼物:一个身穿红兜兜的小顽童骑在一个硕大的绿冬瓜上。晓征调皮地在一张小卡片上写道:“冰心奶奶,您猜猜,是冬瓜大显得孩子小呢,还是孩子太小显得冬瓜大呢?”冰心看着这件奇特的小礼物,笑得合不拢嘴。
已经高龄的冰心奶奶虽然难得出门走走,但是,她的心始终和孩子们在一起。她能从一些小朋友写来的书信中体会到现在小朋友的欢乐和苦恼,也会发现一些小问题,并且及时地、循循善诱地告诉小朋友如何去改正。
1988年2月13日,《农村孩子报》上刊登了冰心奶奶写给一个名叫“冰姿”的小朋友的一封信,里面就写到了她发现的一个“小问题”:
冰姿小朋友:
你的信和文章都收到了,你的文章写得不错,还可求进步。不过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你以后无论给什么人写信,都不要用公家信笺和信封!这是公私不分,这样做不好!我得信时还以为是建宁县人民政府的公文呢。你今年才10岁,要培养好这种道德,也许我严重了,不过我从小是这样做的。希望你不只名字像我……
1983年12月12日,在写给《北京日报》儿童文学副刊《小苗》的小读者们的贺年信上,冰心奶奶说到了她晚年和孩子们的交往,以及她对孩子们的关注、叮嘱与期望:
我想你们总是写信给“冰心奶奶”却从来没有告诉我关于你们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和你们同在的情况。我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都忙于工作,你们一定有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和你们同住。他们一定十分喜爱你们。他们会帮你们温习功课,他们会给你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还会帮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他们和你们在一起一定很快乐。但他们到底老了,也可能相当地辛苦。你们一定要孝敬他们。自己能做的事,千万不要去麻烦他们。
她还像年轻时候的“冰心姊姊”一样,在书信里给小读者们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小读者们分享,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1986年2月8日,正是中国农历春节期间,冰心奶奶在写给北京的小读者的一封信上写道:
我知道春节期间,你们会得到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叔叔阿姨给的小人书、玩具和糖果。我希望你们在得到这些礼物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周围的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不自私”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欢乐。
你们得到的压岁钱,最好交给父母,请他们替你储蓄起来;或是订阅几份儿童刊物,来丰富你们的知识。
如果你们得到花炮,要注意在放过之后,把地上的纸屑药灰扫起来放在垃圾箱里,不要在夜晚九时以后放花炮,以免惊扰老人和婴儿的睡眠。
冰心经常听到小朋友们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我长大了也想做一个作家,但我不知道有什么‘秘诀’,怎么办?”对此,冰心奶奶告诉小朋友们说:根据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不能因为要成为一个作家才勉强写作的,他或她必须对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有真实的情感,非发泄不可的时候,才拿起笔来,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文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直到写出的文字能够得到读者普遍的同情和共鸣以后,人们才承认你是一个作家。
她还引用了老朋友、文学家巴金的话,告诉小朋友们:好的作品能把人的思想引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是能够使人精神振奋……每一个,都需要“光和热”!如果一篇作品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到崇高的境界,那是因为作者身上有着“爱”的“光和热”,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祖国和人民、心里装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作家,这样他的笔下才会奔涌出充满了自尊心和正义感的文字……
有的小朋友在追求文学梦想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也不免受到讥讽嘲笑。冰心奶奶告诉孩子们:对待这种“讥讽”,首先是虚心自省,其次是淡然处之。只要你认为自己写作的目的是积极的,而且有积极的社会效果的,就要坚持下去。
1988年2月29日清晨,冰心奶奶坐在书桌前,写下了一篇散文《海棠花下》,写的是她和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一次见面的情景。
那天,叶圣陶先生家的院子里,正盛开着美丽的海棠花。这两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在海棠花下一边赏花一边说着笑话……冰心在这篇散文的结尾写道:
时间过得真快,我向叶老献上我带去的一个小月季花篮,叶老还赠我一个很精美的小黑胆瓶,里面插着三朵他们花圃里长的三支黄色的郁金香。
回家的路上,我捧着那个小胆瓶,从车里外望,仿佛北京城里处处都是笑吟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