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字静安,1877~1927)的水平之高,今天学界皆无异议,全都佩服之至;但一到自己动手来做,人们却往往习惯于同他对着干,办法正好相反。
现在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常见的办法,是根据自己过去的初步研究(例如曾经写过的几篇论文,或现成的博士论文之类),拟定出详细的提纲来,务必要写得气贯长虹,花团锦簇,头头是道,足以打动人心:总课题,子课题,书稿的章节安排,一一拾掇得漂漂亮亮,填入表格,申报项目。一旦审批下来,立即动手,火线查书,晨抄暮纂,按原先的章节快速码字,做好注释,一旦码完,就去申报结项。然后又开始申报新的项目。岁月匆匆,经费滚滚,如此这般,身名俱泰。而许多庸常之作,其源盖出于此。
王国维做学问完全是另外一路,他曾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
考古之事,于古代材料,细大均不可放过。忽其细处,则大处每不得通……又宜由细心苦读以发现问题,不宜悬问题以觅材料。要之,牛溲马勃,皆足珍奇。只视材料之如何安置,自足绎其条理,以窥见古代之真面目矣。(周光午《我所知之王国维先生——敬答郭沫若先生》,载陈平原、王风编《追忆王国维》(增订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4页)
治《史记》仍可用寻源工夫。或无目的的精读,俟有心得,然后自拟题目,亦一法也。大抵学问常不悬目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而慢慢努力者,反有意外之创获。(姚名达《哀余断忆》,前引书第178页)
他老先生的这些宝贵的经验现在显然已经过时了。时下人文学科的专业人员正是有目的地读书——或者还不敢说是读书,只是查书、查材料而已;题目和观点早就有了(详见申报表),就差用材料来堆积成文。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到处去查,特别是要上网去查。你不想这么气急败坏也很难。因为当你申报项目的时候,就非得拿出一套精心设计好的方案不可,其中大小论点早已一应俱全;项目一旦批下来,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来不及多想,只能赶紧查材料,搭积木,垒房子。
现在的行情是数字化评估,项目化生存,结项倒计时,不出书就出局!
悬问题以觅材料不知道能觅出几个“大师”来。但这也难怪,细心地苦读精读需要足够用的心态和时间,而现在胸有大志的年轻学人成天火急火燎地报项目做项目,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和心绪来慢慢读书!
王先生还对朋友说过这样一层意思:“研究一样东西,等到感觉沉闷的时候,就应该暂时搁开,作别样的工作,等到过一些时,再拿起来去作,那时就可以得到一种新见解,新发明。否则单调的往一条路上走去,就会钻进牛角尖里去,永远钻不出来的。”(殷南《我所知道的王静安先生》,前引书,第105页)这一条更不合当下的时宜,哪里有时间“搁开”?即使是牛角尖也得一钻到底,钻下去自可功成名就,君不见正有些人在那犄角里忙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