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为石窟寺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条佛教艺术的画廊。漫步在这座艺术殿堂,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佛教艺术的萌生、勃兴、成熟的整个过程。然而就在这座画廊,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引,我们将会很难读懂其内容,很难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张宝玺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揭示佛教艺术奥秘的导师,虽然已届耄耋之年,但是依然笔耕不辍,2016年11月出版了《河西北朝石窟》。这本新书非常厚重,这份厚重不仅仅是体量的厚重,更是学术内容的厚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石窟艺术研究和图版。其中研究部分共计4章。第1章主要介绍河西自然面貌和历史沿革,这是河西石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北朝石窟整体分布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石窟主要分布于古代交通要道的特点;再次重点分析北朝石窟的年代问题,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最后分析中心塔柱窟的造像题材和风格演变。第2章则用详实的文字记录了河西石窟的历史沿革和洞窟内容,整体再现河西石窟现状。第3章是北朝石窟大事年表,为读者理解河西石窟的历史背景提供了方便。第4章是河西石窟内容总录,作者用简练的文字保留下第一手的考古资料。第二部分是图版,共计227帧,弥足珍贵。
《河西北朝洞窟》的出版,对河西石窟研究乃至中国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研究具有多重意义。
第一,本书可以弥补河西石窟研究的薄弱。河西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它是早期佛教艺术东向传播的见证者。佛教考古专家宿白先生曾经提出“凉州模式”的概念,依据就是河西走廊的这批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遗迹。(宿白《凉州石窟遗迹与“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后收入《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其次,它同样是北朝佛教艺术西向回传的见证者。北魏在5世纪60年代开创了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作为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云冈模式”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这样就形成了一股佛教艺术西向回传的潮流,河西石窟也深受影响。再次,它保留着十六国到元明时期的佛教遗迹,时代跨越上千年,整个中国佛教艺术风格演变历史在这里得到了完整体现。
与其地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莫高窟为核心的敦煌石窟是研究的重点,是国际显学敦煌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敦煌周边中小石窟的研究却长期以来处于低沉状态,深入细致的研究远远没有展开。本书系统介绍河西石窟的时空背景,对石窟年代、内容、艺术风格都有详尽阐释。不仅如此,还完整详细记录了洞窟内容,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可以说,本书图文并茂、立体多维地展示了河西北朝石窟的学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第二,本书为河西北朝石窟的年代提出了新的观点。根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记,北凉沮渠氏“据有凉土三十余载。陇西五凉,斯最久胜,专崇福业”([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正藏》第52册,第417-418页)。北凉不仅统治河西时间长久,版图庞大,而且极力推动佛教发展。上个世纪下半叶学者们一直在热烈讨论“凉州石窟”在哪里的问题,其结果是多数倾向于武威天梯山石窟。此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也被发现,轰动一时。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界把河西石窟中的一批遗迹悉数归入北凉的范围。然而我们知道,时代明确的北凉佛教作品比较稀少,主要是目前公布的14座北凉石塔,数量有限。
本书作者在常年考察和甄别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敦煌莫高窟中心柱窟始于北魏中期。云冈石窟中心柱窟始于北魏太和年间,其年代考证相当可靠。由此推论,河西中心柱窟的流行不会超越这个年代。特别是在北魏佛教国家化、民众化的历史背景下,河西石窟受到云冈石窟很大的影响。”(第19页)《河西北朝石窟年代表》把原来学界所确定的北凉洞窟重新断代,其中北魏石窟包括天梯山石窟第1、4、7、8、18窟,金塔寺东窟和西窟,千佛洞第2窟,文殊山第1、2窟,昌马第4窟等等。(第14页)作者在随后的《以中心柱窟为主的河西北朝石窟》和《造像风格之演变》等节进行阐述,并在第二章《河西北朝石窟分论》相关部分展开详论。这样看来,河西主要早期石窟和敦煌北朝石窟一样,都应该是北魏开窟盛期的产物,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观点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必将引发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本书所公布的历史图版信息丰富,弥足珍贵,对还原洞窟原貌具有重要价值。河西石窟部分洞窟位于现代人日常生活区域,极易受到人为破坏;而部分洞窟远处深山戈壁,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再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洞窟造像壁画残损殆尽。所以我们今天研究河西石窟,首先面临的一个困难就是洞窟内容破坏严重,尽最大可能复原洞窟原貌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而本书则保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信息丰富,极具研究价值。
本书首次公布部分壁画资料。比如酒泉文殊山前山第1窟中心塔柱正面佛龛以及左壁底层北朝壁画(图版第81页,第82页),正是该窟前壁左侧的曼荼罗曾经险些被不法分子盗取,至今刀痕仍在。
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许多石窟进行了加固维修,在此过程中石窟外在的历史原貌有所改变。比如凉州瑞像原来暴露在外,远远望去,确有史书记载“挺出石像”的感觉(图版第19页),如今瑞像已经被包裹在寺院殿堂之中了。张掖马蹄寺千佛洞第1到第4窟(图版第41页,第44页)和第8窟(图版第52页)原来周边有部分残窟,现在经过加固维修,增建了窟檐建筑。
部分佛像经过后代的改造,已经面目全非,造成了学术界研究的分歧甚至误读。本书图版却保留了他们的历史原貌。张掖千佛洞第6窟主尊现为立姿阿弥陀佛,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尊标准的“凉州瑞像”。这类造像流行于唐宋西夏蒙元时期,其标准造型就是佛像为立姿,身穿袒右式袈裟,左手置于胸前手握袈裟,右手下垂作如愿印,其背景多是山峦。第6窟主尊原来的造型(第67页图20,图版第57页)完全符合凉州瑞像的标准。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当地信徒曾经对主尊进行了改造。这次重新改造引发了学术界讨论的大分歧。但是利用本书的历史照片,这些分歧就迎刃而解了。
掩卷之余,笔者引用佛教艺术研究专家黄文昆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本书第一次以翔实的论述和丰富的图版,将河西地区除敦煌以外的中小石窟系统、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从而衔接敦煌,建立起河西石窟研究整体性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