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让传统文化“活”在乡规民约家训里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2月22日   08 版)

        今年春节,许多返乡过节的人都深感红包、吃喝、赌博对亲情的伤害,因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他们还看到了那些因此而导致家庭破裂、生活贫穷的现象。但在很多拥有乡规民约的地方,一股股移风易俗的暖流扑面而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为大家的共识。(2月9日《人民日报》)

     

        乡规民约家训作为最基层的“法规”,不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同,这些规则大多是根据村民生活自发形成的,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群众广泛认可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约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精髓,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妨从传承和弘扬乡规民约家训做起,让传统文化“活”在乡规民约家训里。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的话题,什么是传统文化,如何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些人经常显得茫然无知,不知所措。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村规民约和家训家风里,这就需要充分认识乡规民约家训的重要价值,对乡规民约进行继承、践行和发扬,以此来延续传统文化。

     

        首先,认识乡规民约家训的文化价值。乡规民约家训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行为规则,不仅具有道德约束作用,也具有文化教化意义,这些土生土长的规则吸收融合了传统文化精髓,比如包括基本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还包含着一些农村事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可以视为一部覆盖面广、拥护度高的“土法规”和“农副产品”,这些“法规”有着坚强的信任度和生命力,不仅是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现实体现,也是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因此,乡规民约和家训有着极大的文化属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文明的法宝。

     

        其次,认识乡规民约家训的教化功能。乡规民约家训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这些规则不仅是家庭文化,也是乡村行为准则,很多人从小就接受着这样的理论教育和文化滋养与熏陶,养成了尊重、宽容、坚强、诚信、勤奋、节俭等优秀品格,生活中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些品行不仅促进乡村文明,也有助于乡村治理,甚至一些法律法规都无法解决的矛盾,依靠乡村民约和家风家训就可以得到化解。彰显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再者,认识乡规民约家训的约束力量。乡规民约不是现代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展示,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在今天,乡规民约家训融合了当今社会主题,形成了一套崭新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不仅在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也在检验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和约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巨大的道德约束力量,这就倒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谨言慎行,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循乡规民约家训,为乡村和谐文明加分。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乡村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乡规民约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传统文化魅力在社会最基本的展现,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抓大放小,好高骛远,不妨从传承乡规民约家训做起,将传统文化“种”在乡规民约里,“养”在家风家训里,“种”在思想里,“养”在行动上。

     

        河南省西峡县 刘剑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