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国网络军事文学调查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2月22日   18 版)
    电影︽川军团血战到底︾剧照

        在图书出版界,军事题材一向持续受到关注。而在网络,也有点击率动辄过百万的军事小说,以及早在2001年就开始运营的军文领域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铁血网,它不仅是国内较早的原创小说在线阅读平台,也一手将网络军事小说推向线下出版。网络军事小说衍生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令人咋舌,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类型化写作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部分。

     

        如果梳理一下网络军事小说,会发现这一题材在网络文学诞生初期就出现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桫椤将1995年水木清华网站建立BBS作为中国大陆网络原创文学的起点,在网络小说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95-2005年),网络军事小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作为网络小说中的重要类型,军事小说成为原创商业文学网站中的独立类别,搜狐等网站的文学板块在创立之初就开设了相关栏目。其次,一批优秀的作品获得读者认可,为网络军事小说积累了作品基础,并建构起较为成熟的类型特征。

     

        在这一阶段,重要作品有《中华再起》(作者:中华杨)、《抗战狙击手》(独孤手)、《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刘猛)和《雪亮军刀》(雪亮军刀)等。《中华再起》在幻剑书盟网站上线后受到读者喜爱,其创作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幻想小说的发展;《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在网络发表后获得巨大人气,实体书的出版也将影响扩大到了线下。

     

        经过第一个十年的探索和积淀,进入第二个十年后(2005-2015),网络军事小说呈现井喷态势,几乎每一年均有受到读者热捧的作品出现,这其中包括:2006年的《弹痕》(纷舞妖姬)、《愤怒的子弹》(流浪的军刀),2008年的《首任军长》(青田青松)、《我们的师政委》(梅雪飘飘),2009年的《遍地狼烟》(李晓敏),2012年的《烽烟尽处》(酒徒),2013年的《最强特种兵》(丛林狼),2015年的《锋刺》(风之烛),2016年的《军旅长歌》(烨夫)等。

     

        两个十年

     

        军事文学创作的繁荣不仅形成了清晰的文学史脉络,同时也熏陶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建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团结一致、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作用。而网络军事小说的出现,正是久远而深厚的军事文学传统在网络文学领域的延展。

     

        其次,网络军事小说的兴盛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和平年代,军队和国防事业始终被社会关注,客观上为网络军事小说准备了读者,这也成为作者重要的创作动力;同时,在全媒体时代,有关军事活动的信息被快捷传播,为作者了解和掌握有关军事信息提供了方便;特别是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军事安全信息,对作者有着深度启发。另一方面,网络军事小说为和平年代的普通人建构起了关于军旅、战争的想象,在安居乐业、安逸幸福的时代补偿了读者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抒写了军人铁血精神的同时,也唤起了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桫椤分析,从网络军文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可以看出,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文学相比,网络军事小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和审美价值,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题材上看,在网络上人气最旺的军事小说中,抗战题材和特战题材占比最大,是两大主流。在上述小说中,《抗战狙击手》《雪亮军刀》《遍地狼烟》《烽烟尽处》《锋刺》等都是正面书写抗战的作品,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弹痕》《愤怒的子弹》等则描写特种兵的生活。这两类题材的流行,深刻反映了大众对历史的记忆和对未来国富军强的热切期待。抗战留给民族的伤痛和所激起的民族斗志已经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抗战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热潮,正是对此的文学表达。

     

        四个大类

     

        对网络文学素有研究的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认为,军事文学在网络上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现实类,二是历史类,三是幻想类,四是综合类。

     

        “严格意义上说,既有的军事文学概念在网络上已经被重置。比如说,现代虚拟战争、现代战争推演和特种兵、雇佣兵传奇故事等,这些在传统军事文学中比较少见的战争形态,却是网络文学描述战争的热点领域。”马季注意到,网络军事文学中,古代军事战争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与历史小说、穿越小说、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玄幻小说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亚军事文学。

     

        一是历史类:往往背景是历史,故事形态是军事战争,叙事手法是穿越、架空,乃至科幻、玄幻。如酒徒的系列作品《指南录》《隋乱》《盛唐烟云》几乎全都以战争为主线,只是近年发表的《烽烟尽处》讲述的是抗战故事。阿菩的《边戎》采用穿越手法描述北宋和辽国的战争,他的另一部作品《唐骑》展示了一群不屈的失落英魂,辗转黄沙万里,梦回大唐的历程。燕垒生的《天行健》和随波逐流的《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则是作者凭空构架了一个时代,在纵横捭阖的古代战争环境中塑造人物群像。

     

        二是幻想类:有相当一部分网络军事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奇幻玄幻色彩。说不得大师的《佣兵天下》从3个小佣兵的角度,描述了一场跨越诸个大陆、十多个国家的旷世大战,战火甚至蔓延到神界。兰弋雪的《龙羲》讲述了一个退伍特种兵探索类地星球、保护华夏文明的战争传奇。奇特的想象力和恢弘的战争场面使这一类作品赢得了年轻读者的青睐。

     

        三是现实类:这是网络军事文学最大的板块,不仅社会影响力巨大、读者关注度最高,而且在形式、内容创新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构成了对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有益补充。相较于古代战争,现代战争故事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抗战题材又是重中之重。正面描写抗战,或是以抗战为叙事主体的网络小说有好几千部,其中最为读者熟悉的有骠骑的《诡局》、雪夜冰河的《无家》、菜刀姓李的《遍地狼烟》、却却的《战长沙》等。此类作品最大的特征是在正面叙写战争的基础上,注重文本的故事性、传奇性和民间性。

     

        最后,还有很多另类抗战作品,如《流弹的故乡》《穿越时空之抗日特种兵》《抗日之兵魂传说》《重生之抗战悍将》《抗日之铁血山河》《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抗日之商人传说》《抗日之铁血征程》《抗战中的新生》《铁血抗日之1938》《重生之铁血战将》《重生之红星传奇》《国破山河在》《重生之战火谍影》《铁血抗战》《抗日之铁血豪情》《大国1942》《重生之星火燎原》,《血魂1937》《抗日之铁血远征军》和《抗日之虎胆威龙》等。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从小人物入手,书写中华儿女与日军斗智斗勇、浴血奋战,丰富了军事文学的表现手法,拓展了战争故事的书写向度。

     

        马季认为,在网络军事文学的版图上,中华杨的《中华再起》,天使奥斯卡的《1911新中华》,卫悲回的《夜色》,刺血的《狼群》,最后的卫道者的《边缘狙击》,宋海锋的《锋刺》,烈焰滔滔的《最强狂兵》,疯丢子的《百年家书》等作品各有建树。另外,创作队伍中的女作者也不乏其人,随波逐流的《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却却的《战长沙》,疯丢子的《战起1938》,雨中蔷薇的《烽火迷情1937》,时空错乱的《重生之抗日巾帼》等等,都是引来喝彩的女性军事文学作品。

     

        一个主题

     

        现实类网络军事文学有一些边缘题材的书写,它们揭开了现代战争神秘的面纱,这类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有军旅生活的经历,专业性较强,其拥趸主要是军迷,作品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新的历史环境下的“爱国和热血”。

     

        如《诡局》描述淞沪战役之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金陵古都危在旦夕,日军将目标锁定在南运文物上,认为这批珍宝是献给天皇寿诞的最好贺礼,围绕着对这批南运珍宝的追踪,引出了更加让世人垂涎的二龙山“秘藏”,国共两党、爱国义士、日寇、二龙山护宝人围绕传世宝藏智攻猛斗,文物南运委员会协理宋远航等一批有识之士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将文物从南京转运出城,送到徐州第五战区。

     

        《诡局》作者骠骑,军人出身,2009年原创影视作品《山河血》系列,2014年创作影视剧《诡局》,2014年完成院线电影《传国玉玺》创作,2004年至今出版数十套小说《特遣行动》《天诛》《壮志凌云》《抗日之血色烽火》等。有新人问过骠骑:如何成为“大神”?骠骑答:把同期一起写作的都熬没了,你就是“大神”了。

     

        有些调侃,但对于网络作家而言,却是真实的写照。

     

        在部队期间,由于训练量大,没什么娱乐,原本就喜欢阅读的骠骑开始大量阅读史料和各类书籍,忍不住技痒,第一部作品就是分上下集出版的《荣誉之战》。而《诡局》在网络上赢得极高的点击率,骠骑分析主要原因是写作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

     

        “我们的14年抗战是鲜血与钢铁交锋。”他说,“《诡局》刻画的实际上就是中华魂。”

     

        从写纸质出版到数字网络文学,再到经历六年转型成为影视编剧,骠骑经历了艰辛的历程,他认为这种艰辛是自己必须经历的一种蜕变,更是一种升华。

     

        “写作是枯燥的,前提是作为一名作者你会不会享受这种枯燥,享受这个煎熬的过程。”他说。

     

        另一位网络军文作者流浪的军刀也是军人出身,他曾在苦寒之地戍边,对军营和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军人的勇敢、单纯,牺牲与奉献更有深切的体会。大概正因为始终对军队的生活难以忘怀,流浪的军刀开始书写自己熟悉的军营故事。《终身制职业》《愤怒的子弹》《使命召唤》……每写一本新书,他都尽量有新的突破。他不喜欢进行重复劳动,更愿意挑战自我,书写对于自己和读者都新鲜的东西。

     

        一亿军迷

     

        谈网络军事文学,无法回避铁血网。2001年,蒋磊创建铁血网,建站初期即以网络军事小说起家,汇聚了大批网络军事文学爱好者和评论家。自带军事基因的早期用户群体赋予了铁血网天然的、相对专业的讨论氛围。直到今天,铁血网依然是诸多军事文学作者寻求创作灵感和素材,提升作品专业性的不二阵地。

     

        近些年,铁血网一直在为网络军文和作者提供发展的土壤,除近些年搬上荧屏的电视剧《雪豹》《川军团血战到底》《二炮手》《渗透》《代号叫麻雀》的原著小说之外,还向影视行业输出了多位知名编剧。《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智取威虎山》的编剧董哲,《二炮手》《渗透》的编剧林宏,电影《战狼》编剧最后的卫道者,《我是特种兵》的导演刘猛,海军题材电视剧《火蓝刀锋》的作者、编剧冯骥;《永不磨灭的番号》原著作者张磊等,都曾是铁血网早期的军旅作家。

     

        据铁血网读书主编张丽丽介绍,铁血网优秀军文作者的身份是多元化的,他们可能从事着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但他们无一不是重度军迷,有情怀,有理想、热爱祖国。

        “由于军事题材本身的内容敏感度比较高,就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历史知识架构,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能力,对作者的引导更多地体现在内容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引导作者的创作弘扬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丽丽说,为了能输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满足网站读者需求的精品小说,高级编辑需具有伯乐的眼光,不但要发现优秀作品,还要对有创作潜力的优质作者加强题材引导,甚至会通过数据分析在线交流共同做选题策划。

     

        铁血网点击率高的作品,也有大致的共同特点。据张丽丽分析,早期军文往往更倾向于历史军事小说,它们往往带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祖国强大,畅想中国成为世界霸主。读者往往被带入书中的情节,开启快感模式。

     

        近些年随着读者对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军文除了需要满足“爽”感之外,知识含量是否丰富,角度是否新颖,故事情节是否具有逻辑性,也成为了读者能否持续追捧的判断标准。以2016年具有代表性、也颇具影响力的军事小说《永不解密》和《雷霆反击》(原名《国家意志》)为例,前者不但角度新颖,还引入了大量的军事知识,更结合了现实中军迷最关注的事件,并在文中抒发了军迷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共识,极易获得军迷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后者则是军文里难得的一部,在军事战略、军事战术等诸多层面,体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从而俘获了一群专业性非常强的忠实粉丝。

     

        2016年初,铁血网成立了专门开发、孵化优质军事IP及影视营销业务的控股子公司铁血文化。后与光线传媒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已售出了铁血网络小说《兵》的改编权。该公司成立后,专门组建了专业的IP运营团队,为签约作品提供全版权运营、孵化和影视投资等更专业的服务,推动网络军事文学IP发展,探索价值最大化的经营模式。

     

        问题与走向

     

        桫椤认为,网络军事小说数量众多,主题繁杂,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度的特征,这是类型小说应对分众化阅读市场需求的必然情态。但是,“读者中心化”的创作思路除了使小说具备吸引读者的优势之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一些所谓的经典作品在内,都有思想和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的欠缺。这也是网络小说普遍存在的问题。

     

        网络军事小说在主题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有些小说的历史观偏颇,与主流价值观不符,比如如何处理历史上的国共关系。另外,大部分现实类军事小说关涉近现代革命史,一些作者处理历史细节的功夫做得不够,导致小说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符,甚至出现谬误。

     

        网络军事小说很重视故事的传奇性,有些小说过分夸张战争或战斗场面,夸大人物的自身能力,或者夸大武器装备的功效,使现实类作品呈现出了“奇幻”的荒唐效果;还有的为了使作品好看,设置离奇的矛盾冲突,情节既不符合客观真实,也不符合文学真实,虚构成了虚假。

     

        网络军事小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叙事节奏不匀称,人物日常生活与战斗场景不平衡。为给读者提供畅快淋漓的阅读感受,在小说中大篇幅描写激烈的战斗场景,而忽视了这些场景与人物经历和性格养成之间的必然联系,出现“为厮杀而厮杀”的场景描写。这不仅使小说有严重的“注水”感,而且由于要细化战斗场面,就会出现一些血腥的描写。

     

        网络作家骠骑认为,网络军文代表着一种思潮的前端。“2002年前后写臆想文的时候总是幻想我们的航空母舰如何如何,后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有了辽宁号,今年还有一艘更大吨位的下水,更先进的在建。”他说。

     

        “写军文就必须当过兵吗?”骠骑发现,自己认识的写军文的老资格作者中,只有一个当过兵。所以他提出,只要网络写手三观正,内容积极向上,不肆意杜撰、歪曲军人形象,突出体现我军的时代新风貌,把握住这些关键点就行。

     

        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在这些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作家中,除了大多数为军人作家外,其中也有不具备部队生活经历却是铁杆军事迷的地方作家。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军事畅销书作家刘猛,这个生于70年代,曾怀揣电影梦的毕业生,从一个网络小说写手到一个军事畅销书作家,代表了一代读者对英雄及英雄主义精神的独立思考。因此有评论认为他的军事题材小说《狼牙》《冰是睡着的水》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起到了开军事题材畅销书先河的作品。

     

        一个时期以来,从影视、舞台艺术到图书出版,整个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反映在网络军事文学上,一度体现为对英雄及英雄主义精神的质疑。对董存瑞等英模人物的贬低,便是这类低俗艺术影响下的产物。评论家陈先义分析,当这类离开主流文化的东西呈泛滥之势时,人们便开始认识到它们的危害。

     

        有识之士曾批评这类东西是“缺钙”艺术。《亮剑》《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等一批优秀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出现,之所以被评论界誉为中国作家为一代人提供的“补钙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批作品对流行的低俗文化起到了强有力的反驳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