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潘吉星:32年磨一剑,86万言澄清火药史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2月22日   19 版)
    潘吉星先生
    《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潘吉星著,上海远东出版社、中西书局2016年5月第一版,680.00元

        编者按:2016年,潘吉星著《中国火药史》由上海远东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该书全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发明发展史,并兼及火器、火箭的历史,确凿地论证了火药发明于中国,国际上的火药发明权纷争由此获得“彻底解决”。该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继潘吉星《中国造纸史》、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之后又一部关于四大发明的权威专著。在此,我们约请科技史、文献学方面的专家对该书的贡献予以评析,并刊发潘先生的自述和出版方关于编辑过程的说明,供读者了解该书研究、写作、出版的情况。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伟大贡献。

     

        1960年,我是理工科大学的一个讲师,当时我在讲有机合成。后来调到科学史研究所,分配做化学史研究,这正好跟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大学学化学工程这个专业对口。当时在考虑主攻方向的时候,我选择的是造纸和火药,因为这两项发明是中国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又正好与化学有关。

     

        当时首先是造纸技术史研究上马,从1960开始,经过20年的研究,到1979年的时候,这个专题结束了,我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书出版以后,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第二年译成日文,后来又译成韩文、英文、意大利文出版。

     

        之后,我受英美两国老一辈学者的鼓动,在1980—1981年正式开始研究火药。当时英国李约瑟博士正在写他的大书《中国科学技术史·火药卷》,他在研究火箭起源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他发现中国古书里术语混乱,文辞不清。他曾经讲他上过当,犯过错。以后,他就特别注意火箭问题,这也是他研究火药史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当时和他已经认识十多年了,经常讨论学术问题,我们的友谊达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他对我说:“我希望你在这方面下点儿功夫,提出看法。”

     

        这时,美国老一辈火箭学家杜朗博士正在为第十五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执笔“火箭”条。《不列颠百科全书》,咱们过去翻译成《大英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有权威性的百科全书,里面有些观点被一般人认为是定论而加以引用。他发现从第十一版(1911)到十四版(1929),每版都特别强调火箭和火药是欧洲人发明的。西方学者还经常改口,一会儿说是拜占庭的发明,所谓“希腊火”就是火箭;一会儿说德国的施瓦尔兹是火药的发明者,实际上,施瓦尔兹是一个虚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么个人;一会儿又说火药是英国的罗杰尔·培根发明的。后来证明,有人在罗杰尔·培根的著作里动了手脚,拼凑出了火药方。当时杜朗对中国比较友好,他不同意这些观点,他认定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中国的早期史料在有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晰,他希望由中国人出面来澄清这个问题。

     

        当时,我和他(杜朗博士)也有了学术上的联系。这两位老先生(李约瑟和杜朗)都比我大二十多岁。还有一位美国学者席文也是我的朋友,与我同岁。几个人商量,邀请我到英、美两个国家做一年的访问研究,专攻火药、火箭史。我在得知这个研究项目后,非常激动!中国人的发明权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抢走?!所以,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誓不罢休!

     

        经过4年的研究,成果出来了。我用英文和中文联合发表文章,由李约瑟老先生推荐,在荷兰的一个汉学刊物《通报》上发表。此后,又把研究面扩大,对火箭的起源、发展和外传做了研究,在1987年出版了一部书,叫《中国火箭技术史稿》。很荣幸,由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我这部书题写了书名。

     

        后来,我又在火箭以外,继续扩大研究面,扩大到所有的火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011到2012年间写成了《中国火药史》,就是现在这本书的初稿。从开始研究到成书,一共有32年的时间,查阅了中外文献468种,包括10个语种。

     

        我从小就对语言特别感兴趣,学过多种语言——英、德、法、俄、日,这些语言的文献都能看,拉丁文、意大利文也行。学习意大利文还有一段故事:我在上世纪50年代追求一个女孩子。她是女高音,经常用意大利语唱歌。我就学了意大利语,帮她矫正发音。当时没有意大利语语法,我就买了一本用英文写的意大利语文法、一本英文和意大利文对照的双语字典。《中国火药史》这部书里,有从不同语种文字翻译过来的引文,那不是靠别人,都是我自己干的。翻译错了,我自己负责。我觉得科技史这门学问是国际性的学问,你不懂外语,玩不了这个,只懂中文不行。外国人到底怎么说的,我们都不知道,这就要吃亏!

     

        这部书在徐忠良先生和上海远东出版社、中西书局的共同努力下,于2016年5月正式出版,上下两册,总计86万字,插图224幅。其中有些插图是国内见不到的,有些是国家图书馆的一级文物。所以这个书叫做“插图珍藏版”,名实相符。

     

        比如,14世纪“希腊火”很重要。“希腊火”被欧洲人说得神乎其神,到底什么样?其实很简单,是个石油喷火器,当时一个懂希腊文的人把这个火器绘成图了。这个图我弄到了,“希腊火”的神秘面纱彻底揭开。一幅图就把过去的谎言驳倒了。所以,图的作用非常大。

     

        我这本书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有疑问,我愿意作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