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母亲满怀爱意对8岁女儿成长故事的生动文字纪录;这是一位知识女性在中国教育大环境下尽力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的求索与困惑。
想从这部书中寻找到一劳永逸地“育儿秘方”的读者会有点意外,作者不试图教育你,而是分享和倾听,甚至是和你商量着怎样找到对的方法。教育并非一道有着标准答案的习题,按图索骥即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地门门全优。想从这部书中印证“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西式教育理念,或者“虎妈”“狼爸”这样的中式教育方法的读者,也或许会发现,书中的妈妈和孩子,与这些概念都沾边,但又不能完全套上。书中诠释的是独特的“这一个”,是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育儿实践。
作者李春利是一位编辑和编剧,女儿皮皮出生后,又多了“母亲”的角色。一次偶然机会,来自世界各国的“互惠生”先后走进她家陪伴她的女儿成长。她曾将自己一家三口的故事搬到银幕上。这部妈妈编剧、爸爸导演、女儿主演的《洋妞到我家》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许多奖项。那部电影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当代中国都市中产阶级家庭,因为女儿的出生,从“王子公主”式的梦幻跌落到柴米油盐的人间,并不由自主地被“中国式育儿”所裹挟,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感到的焦虑、压力与自我成长,其中有异常真实、深刻、自觉、尖锐的自我审视与思考。
如今,李春利又以文字写下女儿成长的故事,这部《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与电影相比,呈现了更为真实、复杂、原生态的中国教育实践状态。作为一位养育了优秀的“明星”孩子的妈妈,作者与其说是在自信地告诉读者她关于成功育儿的心得,不如说,她更多在坦诚地展现自己的困惑。如果认真地读完全书每一个章节,甚至会发现有很多矛盾、悖论的地方。但这困惑、矛盾与悖论正是可贵之处:这就是当下、今天、正在发生的“毛茸茸”的家庭教育实践,这就是从理论到现场的落差。千百年来,教育就是一个深邃而庞大的命题,而今天,加上全球化、社会转型期、竞争压力、中产阶级焦虑、独生子女等时代背景,这种深邃而庞大的程度呈指数级上升。当成人世界都在为“何为真正的成功”而争吵不休的时候,这种焦虑、价值观的分歧,怎么会不传导到孩子的世界?
世界各国的“小姐姐”们先后住进皮皮家中,孩子的英语水平、待人接物乃至思辨水平飞速提高。可“洋姐姐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她的价值观”。哥伦比亚姐姐热情大方、办事灵活,可有着不讲诚信的“混世哲学”;德国姐姐智慧严谨、自强自立,可她与困境中的家人父母疏离的态度又让人觉得过于“自我”;来自高福利国家的芬兰姐姐被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累”哭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礼尚往来被洋姐姐们普遍看作“是你愿意的,与我无关”,不免让人情感受伤。每个小姐姐都给孩子带来了某个方面的成长,也给爸爸妈妈带来了无休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该养一只‘狼’还是一只‘羊’?”“该怎样给皮皮讲关于诚信的话题?按《弟子规》来教,把孩子教得只有一根筋,也许将来免不了吃亏,但让她去学会巧舌如簧,那也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正因为中国人都很拼,所以才有日新月异,才有富强繁荣。当然,也因为拼得太累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疏离了亲情。然而,吃老本、高福利的国家一旦福利少了、老本没了,那可怎么办呢?”
一边是虎妈狼爸的战歌,一边是自由与爱的教育;一边是内心深处对“成功”的贪心,另一边又是对“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的疑虑,每一个家长都难以单纯地选边站,而是在两者之间摇摆,试图寻找一个中庸平衡的点。
作者也同样的,在这两者间纠结。
书中描写的一个英语比赛非常有典型性:赛场里孩子比拼,赛场外,宾馆爆满,父母跟随,甚至有亲友团化妆师浩浩荡荡跟来。拼孩子、拼爹、拼妈,这就是“中国式赛场”的缩影。
在这样的环境中,妈妈被裹挟着:“速度几乎成了中国孩子的生命。”为了让孩子提高口算速度,为了让孩子跳绳跑步达标,为了让孩子写字再快些,妈妈形容自己“像一个巫婆”,“如同一个疯子”,攥着秒表吼叫“快!一百个人都超过你了!”“我把女儿弄得像个陀螺,自己则举着抽打陀螺的鞭子,每抽一下,我都会心疼得落泪。可是,我的背后又有多少条鞭子呢?”
这正是今日中国中产阶级在教育问题上所感到的焦虑的形象的写照。而与那些真正的“虎妈”相比,这个妈妈却是“纸老虎”,在内心深处,她对于这样的“鞭子”是否偃苗助长也一度困惑。她写到朋友家拿到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孩子,却说“好想退休,到一个安静的小镇过上最平常的日子”。妈妈由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也正走入这样的误区?
但好在,生活是动态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甚至反过来促进了成人的成长。母亲为女儿成为“大群舞”演员而不平,孩子却说:妈妈,你总想着当主角,人人都像你这么想,谁当配角呢?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可以组合成鲜花和图案,太阳和星星,我们一起跳踢踏舞的时候,整个排练室都被震得摇晃起来,特别有气势。我一个人怎么能做到呢?在这件事上,女儿教育了母亲。母亲感慨:“孩子的成长倒逼着我们的进步,虽然我们上了点年纪,但是,不得不追着她跑,唯恐被她落下太远。”
就是在这样的纠结、矛盾、悖论中,这个家庭,和孩子都在一起成长着。是的,矛盾纠结并不可怕,正是直面一个个矛盾,并在实践中以智慧、以耐心、甚至只是交付于时间的力量,这些矛盾一一得到解决。而解决这些矛盾最深最深的秘诀,是爱。李春利也是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的词作者,在书中最后的章节,她深情回忆了已逝母亲对自己的鞭策与爱,那个为妈妈写下感人歌曲的女儿,如今已成长为妈妈,两代人也许诸多教育理念不同,但爱是相通的。理念的优劣、用心的深浅、陪伴的品质,都是变量。只有父母之爱,深沉久远,代代相传。
《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李春利著,接力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3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