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我们能“购买”到真实的阅读吗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1月25日   08 版)

        近日,看到一位作者写的《阅读需要付出两种成本》,是说今天信息泛滥,但有价值的、珍贵的信息越来越稀缺,而对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就需要付出成本,“真正有附加值、有营养的信息,需要花钱去购买”。

     

        这的确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喧嚣与失语并存,糟粕与精华并在,真相与假象相连,现象与本质混杂,存在与虚无相互作用。对此,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慧眼,来甄别我们认识的对象,需要我们拥有科学理性的思维,判断事物、思考现实,不为喧嚣失去了精神的静默,不为浮华遮蔽了真相与事实。所以,在这一点上说,今天信息泛滥,但有价值的、珍贵的信息越来越稀缺,而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就需要付出成本,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要“发现的慧眼”和“科学理性的思维”。

     

        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花钱“购买”有营养的信息,有价值的阅读,似乎成了眼下的一种趋势,一种阅读方式。对此,有人看到的是多元化的阅读,有的人看到的则是一种商机、一种营销机会。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阅读变悦读:岁末年初,朋友圈里晒书单热闹又时尚”,报道一些新媒体带来的阅读变化。

     

        掌阅(iReader)手机客户端推出了读书类直播秀“女神夜读”,平均每期观看量可达15万人次,目前累计辐射“100万+”阅读人群,其中,作家特辑还会根据不同作者定制访谈内容。

     

        “新世相”微信公众号开展“图书馆计划活动”,由主办方甄选书籍,读者在支付129元后,会随机收到一本纸质书,读完后寄回给主办方。如果一个月内能读完并寄回4本书,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返还129元。“我们就想做一个比较酷的和读书有关的活动,帮助我们与用户更有效地沟通。”

     

        一些老牌的传统出版社,纷纷将直播等互联网传播手段引入图书的营销活动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负责人介绍,“2016年,直播逐步成为我们营销活动的标配,比如贾平凹的《极花》、方方的《软埋》等。平均每期在线观看人数约1万人次。”早在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便探索将线下阅读沙龙引入手机端直播,从而扩大受众群体。

     

        这些新媒体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图书便捷有效地抵达用户,并且一些自媒体平台已自带粉丝和流量,这促进了阅读的发展,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商业模式,带有营销的色彩,读者都是通过“付费”花钱购买阅读的。

     

        社会上还有一种所谓的“读书会”甚是流行,有的拉来几个名人大佬,与会的读者也仅是为一睹名人真容而来,而且,现场有拍卖活动,阅读倒成了陪衬,难怪有读者说:这样的读书会对大佬们来说,与打高尔夫之类的Party似乎没多大区别,只是媒介换成书罢了;对听众来说,与其说是来听一场读书分享会,倒不如说是参与一场社交分享,除了现场聆听大佬的真言,还可以遇见同业与潜在合作伙伴。在这个读书热逐渐冷却的时代,以读书分享为名的代人读书事业迸发出了新的机会。商界大佬们组织的读书会隆重成为其中最炫目的一朵奇葩,是毫不意外的,这是成功学意识形态泛滥的时代后果……

     

        这不禁让人感慨,如今的阅读,是否已变得越来越时尚化、形式化、行为艺术化、商业化?但是,这样的方式以至“付费”“购买”,是否就能获得真实的阅读呢?而实际上这一切,正在使我们远离阅读的本质,失却了读书的精神。

     

        一个社会的阅读风尚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每个人心灵中拥有一颗读书的种子;我们读书的心灵不断强大,才能培养出大环境的读书氛围,才能形成不会消散的精神的书香。我们每个人的阅读,根本的是需要一种自觉,是心灵的自觉,精神的自觉,文化的自觉,任何形式甚至“购买”的阅读,都是无法获得真正的阅读精神的。

     

        河北石家庄市 许民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