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年,已从小苗长成了大树。十年出刊61期,发表文章1000多篇,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增添光和热,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火与剑,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兴盛和当代文学批评的繁荣贡献汗水和智慧。”日前,在南京举行的《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周年的座谈会上,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韩松林这样表示。《扬子江评论》创刊十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它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产生了哪些影响?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和发展空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同行相聚一堂,展开深入探讨。
十年前,文学刊物正处于一段低潮甚至惨淡的时期,创办一本新的文学评论刊物的难度之大、挑战性之高,可想而知。《扬子江评论》执行主编丁帆介绍说,在构想和筹办刊物时,刊物同仁有感于华东地区文学批评类刊物的缺失和整个文坛批评风气、批评生态的恶化,决定迎难而上,回应时代的召唤,接受严峻的挑战。
《扬子江评论》创刊号面世,丁帆曾在“卷首语”中有这样的期许和理想:“诞生于此刻的一本评论刊物,虽历经艰难,但有烂漫霜天的尽染与读者诸君的护佑,想必会在点滴雨露的滋润下慢慢成长”,“针对9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的种种弊端,我们力图本着不媚俗、讲真话的办刊原则,为改变消费时代的不良评论风气而做出努力。”十年匆匆已过,回顾十年来的坎坷、努力和梦想穿越现实的过程,丁帆觉得刊物同仁内心能稍有宽慰,就是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姿态继续坚持下去。
“为了在当代文学评论期刊的复杂局面中形成自身的独特性,刊物注重对当前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的跟踪性、批评性研究,在编辑方针上兼容并包,提倡言之有物、关注真问题的文风,力求既富有学术性又生动活泼,既有创新意识又不失人文立场,既强调历史意识更倡导强烈的现实性。”丁帆这样说。他表示,面对当时文学理论学术刊物呆板僵化、缺乏现场感、忽视批判性的总体面貌,他们没有亦步亦趋,而是锐意进取、独辟蹊径,汇集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最优秀的学者、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很快引起了学界和文坛的强烈关注和一致好评。2013年,《扬子江评论》正式入选CSSCI来源期刊,成为江苏省也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本入选C刊的当代文学评论类期刊。
文学批评刊物今后如何发展得更好,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提到,80年代的批评是真实的批评,批评家们能够面对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看法的争论。现在似乎进入了自说自话的时代,批评究竟怎么做?怎么继续往前走?每一个批评家都感到非常茫然,批评也过于“甜蜜”,批评家成了“表扬家”。
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提出,《扬子江评论》没有相对固定的栏目,栏目随着作者变动可能与批评的环境有关。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期,下一步该怎么走,《扬子江评论》承担着和批评家们一起探索的责任。
文学批评格局越是多元化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文学批评的发展。有人批评学院派批评过于封闭在学术圈子里,和文学实践有距离。《扬子江评论》则是在学院派批评基础上,打通了学院派和作协之间的渠道,有效地解决了学院派批评过于功利的局限。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表示,从《扬子江评论》十年办刊的思路看,体现了一种新空间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它的学术思路是一以贯之的,他们致力于文学史,侧重于文学制度,同时也努力对当下创作进行研究,从而激活了所谓学院派办刊的生命力。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说:“在批评缺失勇气和锐气的当今社会,在文学期刊面临一波又波的改革浪潮中,《扬子江评论》逆袭生长,直面当下,不哗众取宠,不做市场的奴隶,始终站在人文批评的立场和学术批评的高度,全身心投入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第一现场,用一流的栏目、一流的编辑水平和一流的文章,成就了刊物今天的辉煌。”她表示,《扬子江评论》以沉甸甸的份量和内涵丰富的质量,实现了作家与学者、作家与编辑家、文坛与学院、批评与创作的交流融合,实现了编辑、阅读与研究的共鸣与砥砺,在当代中国文坛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展现了独有的风貌,也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