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这种眼光向下、虚心学习的态度教育了一批又一批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当时就有一位曾经当过一阵子和尚的诗人汤惠休(休上人)同鲍照一起努力学习民歌,大写通俗的抒情诗,产生过很大影响,这就是《诗品·下》里说的“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以动俗。”这样的“美文”在齐梁时代大行其道,终于发展为风靡全国的宫体诗运动。
怀才不遇 发唱惊挺
活跃于一千五百五十年前的鲍照(字明远,414?~466)是中古诗坛上的大人物,他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后迁东海(今山东郯城),东海后来有侨郡,在今江苏镇江附近。鲍照同他的祖籍、原籍都无甚相干,可以说他是镇江人。
这一支东海鲍氏门第不高,他本人的仕途不算很顺利,于是一向满腹牢骚,感叹怀才不遇,后人大抵也很同情他的“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卷上)——他的才气太大,本可以指望有更好的际遇。
鲍照主要的文学成就在诗歌,前人评为“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陆时雍《诗镜总论》)。其诗今存约二百首,乐府(有八十多首)、五言、七言三项全能,数量多,质量高,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鲍照自视甚高,而仕途远不能副其所望,且曾经受到意外的打击,所以他牢骚很多,集中地表现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中——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其四)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往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其六)
中国古代感士不遇的知识分子甚多,读了这样抒情力度很强的诗很容易产生共鸣。把一切都归之于命运,此种设想古已有之,而到晋代《列子》一书面世以后更大为流行,颇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但仍然是有限的。尽管承认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失意者往往仍然牢骚满腹,或仍然努力寻找命运以外的原因,一般都确认自己的正直和崇高恰恰是引出倒霉运的根子。陶渊明诗文中已多有此意,但他从来没有像鲍照说得这样洋溢着愤激之情。
《拟行路难》最后二首写道: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其十七)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其十八)
归结为及时行乐,这也是《列子》中大力宣传的思想,东晋以来颇为流行,陶渊明的诗中也常常提到,但他说得总是很平淡很家常,鲍照则用通俗而无所顾忌的诗句予以强烈的表达。鲍照一向非常情绪化,“《拟行路难》十八首,淋漓豪迈,不可多得,但议论太快,遂为后世粗豪人藉口矣。”(成书倬《多岁堂古诗存·例言》)
高级的人才不能为上层所认识、社会所接受,是怀才不遇的高人痛心疾首的事情,鲍照有一首《见卖玉器者》即专咏此事。诗前有小序云“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以戏买者”。诗云:
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
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
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
宁能与尔曹,瑕瑜稍辨论!
诗的前六句径写本题,批评那个想买玉器而又充满怀疑终于未能成交的顾客,指出他是继承了楚国人不识宝玉的老毛病——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本由卞和发现,两次上献于楚王,竟然都被认为是欺骗而遭到沉重的打击——诗人指出,这块玉的文理质地都非常之好,而你竟然看不出来!
这首诗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以下的八句,这里忽然甩开那笔玉器买卖而大谈自己的宏伟计划,把自己形容得很阔气,结尾更流露出不屑与俗人交往的高傲神情。“宁能与尔曹,瑕瑜稍辨论!”这话有点幽默——他既然已经写了这首诗,就是在辩瑕瑜,说是非。从这里我们很容易作出这样的推测:全诗都是戏说,而不是什么写实之作。
鲍照是一心出人头地的,愈快愈佳,所谓“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代放歌行》),正是他自己的白日梦。他有一句名言:“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可惜当时门阀政治的局面虽然已经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但历史的惯性仍然很强,像鲍照这样出身的人要想飞黄腾达,还是艰难得很。不得志的鲍照除了用大谈归隐、求仙一类话头来消解心中的郁闷之外,还有一条别人较少使用的路径,那就是想象自己已经大有作为,很有地位,从而快意于一时。他有一首《代堂上歌行》道:“四座且莫喧,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筝笛更弹吹,高唱相追和。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诸如此类的白日美梦鲍照没有少做,尽管他分明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见卖玉器者》的后半一方面想象自己走马上任,春风得意,一方面又难忘世俗的瑕瑜不分,言外隐含着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在这样相反相成的复调之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不能凭这首诗来考证作者的生平,只宜据以了解作者的心态。
比较起来,还是像《拟行路难》这样的乐府歌行直截了当、大声疾呼更能代表鲍照的风格,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此即稍后的文学评论家总结的“发唱惊挺”(《南齐书·文学传论》),隋唐之际王通说鲍照的特色是“其文急以怨”(《中说·事君篇》),也是这个意思。鲍照并非不能写婉转含蓄、清淡有味的作品,但到底是直率、浓烈的抒情更为引人注目。鲍照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敢于大胆地抒发真情,又喜欢采用以七言为主的歌行形式,他因此而得到很高的评价,后来具有重大的影响,开出唐人一路。
题材广泛 脍炙人口
退出官场,回老家去,守着老婆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鲍照也许真的这样考虑过,所以他对前代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很有兴趣,曾着意模仿,有《学陶彭泽体》一诗:
长忧非生意,短愿不须多。但使罇酒满,朋旧数相过。
秋风七八月,清露润绮罗,提琴当户坐,叹息望天河。
保此无倾动,宁复滞风波。
确有些陶渊明的意思。据现有的材料看去,这是最早一首模仿陶渊明的诗,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鲍照的诗题材广泛,其中有描写边塞和战争的,典型之作如《代出自蓟北门行》,其他如《代苦热行》《代东武吟》也都写到普通士兵的感情,又如《代陈思王白马篇》;
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埋身守汉节,沉命对胡封。薄暮塞云起,飞沙披远松。
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
罢别中国爱,邀冀胡马功。去来今何道?单贱生所锺,
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先前曾经成功地北伐,一直打到长安,给予人心重大的鼓舞,但他的对外军事行动主要服务于内部的代晋自立,而且此时统一中国的条件也远不成熟,所以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当年的北伐促使尚武精神一度雄起,高亢的英雄主义调子在诗歌中有所表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鲍照很希望成为英雄,但历史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鲍照又大写爱情诗,颇多优美之作,在这一方面他向民歌学到许多东西。例如他的《采菱歌七首》是一组情歌:其一写出发;其二写采菱;其三写春思之起,采菱歌总是要写到这一层意思上来的;其四写曾经约情人来会面,遗憾的是那人没有来:
要艳双屿里,望美两洲间。袅袅风出浦,沉沉日向山。
于是接下来的其五便写抱琴而泣:
烟曀越嶂深,箭迅楚江急。空抱琴中悲,徒望近关泣。
这些都是少男少女爱情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情节。其六全是负气的话,说是从此拉倒,再也不想提这件事了。其七用无可奈何而又旧情难忘的意思作结。七首连绵而下,不可或断;后来词曲的联章体也无非是用这种办法。
鲍照诗歌中以爱情为题材的很不少,除了这一组《采菱歌》之外,还有《采桑诗》《吴歌三首》《幽兰五首》《绍古辞七首》《学古》《古辞》《梦还乡》《秋夜二首》其一、《代陈思王京洛篇》《拟古八首》其七、《代北风凉行》《拟行路难》其三、八、九、十三等等。“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拟行路难》其三)“发唱惊挺”,在爱情诗中再次表现出来。
鲍照又多写思妇和弃妇。例如《秋夜二首》其一就是代所谓“思妇”立言的: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民间诗歌喜欢用谐音来达意,鲍照学得不少,有人以为他俗气,殊不知这正是他高明的地方。
最后四句是主人公的希望,希望在外面的男人不要有什么外心,一定要“剪众念”,也就是排除杂念,不忘自己——尽管自己正在衰老下去。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徐干的《室思》中的“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诸句;鲍照的诗更讲究措辞,“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二句是说,很担心美好的感情发生衰变,自己外貌的衰老倒还尚在其次。这一层意思点到即止,很快就用“且共覆前觞”的美好祝愿结束了全篇。主人公自有她的隐忧,但又并不想过分强调它。
全诗章法谨严,文辞婉转,代表了鲍照诗风中一个非主流的侧面。前人评鲍,往往只谈他的作品“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或曰“急以怨”的一面;其实他也还有婉转含蓄、清淡有味的一面。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对于一位作家主流风格以外的侧面,我们应当给予适度的关注,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全面的体认和理解。后来的文坛领袖沈约十分注意学习鲍照,重点发挥其婉转雅致的一面。险急淫艳不容易为上流社会所接受。
眼光向下 名垂千古
鲍照写诗注意转益多师,他学古诗,学曹植,学刘桢,学阮籍,学陆机,而更多的则是学过去和当代的民歌,这从《拟行路难》《采菱歌》《采桑诗》《吴歌》这些题目上就能看出,而诸诗的情调也确有近于民歌的地方;惟其如此,有贵族气的作家和评论家是不大以他为然的,斥为“委巷中歌谣”(《南史·颜延之传》),说是只能打动流俗之辈,而其实这正是鲍照成功的地方。事实上,中国原始儒家本有眼光向下的传统,强调“民为邦本”,“礼失而求诸野”,对民间歌谣也一直高度重视。只有到后来的官僚派儒家,才一味眼光向上,唯皇帝的马首是瞻。
鲍照注意学习当时城市里非常流行的舞曲歌词《白纟宁歌》,用它的形式写过六首,其《代白纟宁曲二首》云:
朱唇动,素袖举,洛阳少童邯郸女。
古称《绿水》今《白紵》,催弦急管为君舞。
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
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绿气妍和。
含桃红萼兰紫牙,朝日灼烁发园华。
卷幌结帷罗玉筵,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顾笑买芳年。
最早的七言诗是逐句押韵的,因为这里的一句就相当于五言诗的两句。而到鲍照这里已经渐渐向两句一押韵转化,为此后七言诗的正式形成准备了重要的元素。王夫之指出:“七言之制,断以明远为祖。”(《古诗评选》卷一)
鲍照一向致力于学习民歌,走雅俗共赏的路子。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有一个传统的认识:凡起源早、资格老的诗体是雅的,起源晚、资格浅的则是俗的,是以相对于四言诗来说,五言诗是俗的;而相对于五言诗来说,七言诗就更是俗的。鲍照本事比较大,雅的也来得,俗的也来得,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事于雅文学的人多了去了,入俗而能非常高明的作家则少得多,所以稍后鲍照成了通俗化的一面旗帜,向他学习的人很多。据钟嵘说,刘宋后期及齐梁的诗人“言险俗者,多以附照”(《诗品·序》)。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指出当时流行的诗体就是以鲍照为代表的一派:“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新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被认为是俗的鲍照也渐渐升格为雅,唐代诗人向他学习的甚多。杜甫在《春日忆李白》诗中以“俊逸鲍参军”来称颂李白,这其实也正是对鲍照极妙的品题,表明他的特色在于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兴会淋漓,时出奇警,而又能飘逸有致。到再往后的诗评家那里,鲍照得到的赞美越来越多,几乎不大有人批评他“俗”了。
用历史主义的眼光来看,应当说鲍照确有他俗的一面,这并不是什么不高明的事情。他通俗而不低俗,他能够放低身段向民间文学学习是优点而非缺点。即使是民间那些意思不很大的文字游戏,作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也注意学习,进行试验。例如他写过《数诗》:
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辉长路,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坐,祖帐扬春风。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这些诗俗到家了,但也很有意思,其中包含着对官场的讽刺,“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只要当了官,自然就有权有势,而且显得很有文化、值得尊敬了。这两句诗很容易令人想起时下流行的一句讽刺官僚的话:“什么都不会做的人适宜当官。”
鲍照又有《字谜三首》: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非泉仰流。(打一“井”字)
头如刀,尾如钩。中央横广,四角六抽。右面负两刃,左边双属牛。(打一“龜”字)
乾之一九,双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打一“土”字)
这种诗歌形式的谜语至今也还方兴未艾。凡是在民间流行的东西,鲍照都注意学习。
鲍照这种眼光向下、虚心学习的态度教育了一批又一批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当时就有一位曾经当过一阵子和尚的诗人汤惠休(休上人)同鲍照一起努力学习民歌,大写通俗的抒情诗,产生过很大影响,这就是《诗品·下》里说的“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以动俗”。这样的“美文”在齐梁时代大行其道,终于发展为风靡全国的宫体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