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1935年的长篇小说《不可能在这儿发生》(ItCan'tHap⁃penHere)新近成为了亚马逊经典美国文学类畅销榜的冠军。
这是“一个关于民主之脆弱的警世故事”,也是“对法西斯主义如何有可能掌控美国所作的令人担心、让人恐惧的观察”。小说写于大萧条时期,希特勒在欧洲步步进逼,意图让德国再度伟大。而在美国,参议员伯齐利厄斯·“巴兹”·温德里普也以寻回爱国主义价值观为口号,提出挽救国家于水火的种种改革计划,以摆脱福利制度的欺诈,打击性乱和犯罪,控制自由派新闻界的危害,成功地挑动起了民众的恐惧与偏见,因此在1936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入主白宫之后,他镇压异见者,将政敌下狱,并在类似党卫军的准军事部队协助下,推行一系列高压手段,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独裁者。
出版八十年来,《不可能在这儿发生》一直没有被人遗忘。2004年,大作家菲利普·罗思写出《反美密谋》,亦曾提及刘易斯的旧作。
《反美密谋》同样虚构了一段美国现代历史。在罗思笔下,罗斯福总统在1940年的大选中被纳粹同情者、前传奇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击败,结果美国不仅未对德宣战,反而与希特勒结好,全国因而掀起反犹浪潮。记者沃尔特·温切尔公开批评林德伯格总统,却遭解雇和刺杀。在他的葬礼上,纽约市长菲奥雷洛·拉瓜迪亚赞扬了死者的勇气。
“我们的总统是个纳粹同情者,很有可能是个彻头彻尾的法西斯分子——而沃尔特·温切尔是法西斯的敌人。”拉瓜迪亚市长对群众说,“因为在肯塔基州说出自己的观点,沃·温被美国的纳粹分子刺杀了,在我们强大的、静默的、无私的总统的默许当中,这些人今天已经在这片伟大的国土上四处横行。它不可能在这儿发生?朋友们,它在这儿发生了呀——林德伯格又在哪儿呢?林德伯格在哪儿呢?”
1936年,刘易斯亲自将《不可能在这儿发生》改编为剧本,在全美十七个州的二十一座剧院上演,其中包括纽约的一个意第绪语版本和坦帕的一个西班牙语版本。米高梅公司也准备将它搬上银幕,但其老板路易斯·梅耶迫于纳粹德国的压力而取消了拍摄计划。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政局的变化,《不可能在这儿发生》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年初,加利福尼亚的一些戏剧工作者决定再度将它搬上舞台,写出全新剧本,9月30日在伯克利首演。随即展开全国性的朗读活动。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0)的美国人。他的多部小说作品,如《王孙梦》《巴比特》《大街》和《阿罗史密斯》等,很早以前就在中国出版了。
刘易斯笔下的巴兹·温德里普有现实原型,即路易斯安那前州长和参议员休伊·朗。此人一度准备参选总统,但在《不可能在这儿发生》出版前数月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