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读芦芦的散文,似乎在倾听她的娓娓道来。因为推心置腹,掬诚相待,话语中就多了轻声细语,深心雅意。

    写给女儿的散文:栽下善与美

    陈炜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21日   16 版)
    毛芦芦

        《亲爱的小红枣》,毛芦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19.00元

     

        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写了本书,这并不少见。

     

        然而,一个母亲,用那么清新、优美的散文笔调,给自己的孩子写了本书,这并不多见。

     

        读完毛芦芦的《亲爱的小红枣》,我的眼前不仅浮现出了一个天真可爱、活泼灵动的小女孩的形象,也浮现出了一位温暖热忱、宽厚绵慈的母亲的形象。

     

        乍一看,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细读之下,才知道,这其实也是一本母子书,一本爱之书,一本向平凡质朴的生活致敬的书。

     

        以前,我读芦芦的书,读到的往往是芦芦的灵气和才气,还有她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和大自然的热爱。

     

        她的文笔,清澈、奔放,就像一条山溪水,潺潺地从读者眼前流过,揣着满腔的热情,唱着叮叮咚咚的梦幻之歌,冷不丁的,就将你我的灵魂清洗了一遍。所以,芦芦在我眼里,素来就像我们同学群中的一个小精灵。

     

        但是,这本《亲爱的小红枣》,却给了我一种精灵落地,生了根,变成了一棵母亲树的感觉。我仿佛看见一位满面稚气的小女孩,一页一页慢慢在我眼前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少女,美好、灿烂、聪慧、甜蜜,堪称真正的“小精灵”。

     

        原来,芦芦在变成一棵母亲树的时候,已经精心地为天地孕育出了另一个精灵。

     

        这本书的写作时间,跨度有十多年,从小红枣出生,一直写到她读初中。这本书的内容,虽然始终围绕着一个孩子,却涵盖了生活的多个侧面,有小孩子的稚趣,有主人公的善举,有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也有人与动物的深情对话、人与大自然的默默偎依。但这本书中的情感,却是始终如一的深情,始终如一的热烈,始终如一的博大,又始终如一的澄澈、透明。

     

        当然,这本书的文笔,也鲜明地带着芦芦自己的特色。

     

        金波老师曾说:“读芦芦的散文,似乎在倾听她的娓娓道来。因为推心置腹,掬诚相待,话语中就多了轻声细语,深心雅意,也多了一些自省自反,悱恻襟怀。”

     

        确实,读《亲爱的小红枣》,我常常觉得就像在读自己孩子的故事,像在读很多孩子共同的故事。小红枣向世界伸出的那友爱的小手掌,不正是人世间无数孩子伸向世界的友爱手掌吗?小红枣那颗水晶般透明纯洁的童心,不正是人世间无数孩子那一尘不染的童心的缩影吗?小红枣对母亲对同学对朋友付出的无限善意,不正是人世间无数孩子奉献给亲人和同伴的最好礼物吗?

     

        这个精灵般的小红枣,就这样从芦芦的文字里,走进了我的心坎。

     

        我相信,要是有更多的孩子读到《亲爱的小红枣》这本书的话,这书中那一个个清冽甘甜的小故事,这书中那一脉脉深情款款的爱的乳汁,一定会注入更多孩子的心田,一定会滋润更多孩子的童年,让更多孩子的心灵变得更温柔、坚韧和自信。

     

        感谢芦芦用她深广的母爱和清丽又热情的文字向我们送上了这本书,在儿童文学园地里栽下了这棵善与美的花树。相信有母爱之灯的指引,有文学之美的照耀,《亲爱的小红枣》,一定会亮了无数孩子童年的梦境,因为它不是偶尔出现的游星,它是芦芦用十多年的青春、心血与智慧凝聚而成的恒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