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32年的加拿大人格伦·古尔德是一位气质特殊的钢琴家。在古尔德身处的时代,多数人都将他看作一位怪人或是一位哲人。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古尔德像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鲸,终日以52赫兹的声音和时间交谈。由于音频高于绝大多数的鲸鱼,上个世纪语境下的古尔德显得特别酷。
说古尔德酷,一方面基于其音乐地位——早在25岁前他的作品便被奉为经典,另一方面则和大众对他的认知直接相关。许多人认为古尔德行事非同寻常,关于古尔德的逸闻不及备载,比如钢琴技师弗兰茨·摩尔在《与钢琴大师在一起的岁月》里写,“古尔德的琴凳是一把摇摇晃晃的木质折叠椅,椅子的腿锯了一截,只有14英寸高……他的演奏方式非常独特,身体前倾,坐得很低,有时鼻子都快碰到钢琴了”;在纪录片《古尔德的32个短片》中,古尔德习惯一边哼唱一边弹奏,他的歌声(《哥德堡变奏》的Aria)也出现在纪录片《走近钢琴奇才格伦·古尔德》的葬礼片段中;在《傅雷家书》里,父亲教导儿子,“台风不可学古尔德”;最近几年,在小泽征尔和村上春树合著的《和小泽征尔先生谈音乐》中古尔德也有亮相,村上疑惑古尔德和卡拉扬合作的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何会不融洽,小泽征尔解释彼时刚刚出道的古尔德本应顺服卡拉扬的德国风格,但是古尔德还是要率性地自弹自唱……与小泽征尔的观点不同,《古尔德读本》的编者提姆·佩吉认为“真实的古尔德总是发自内心地在乎人、关注人”,他还引用传记作家杰弗里·佩哲的说法,“他真的一点不怪,也从不以自我为中心”。
纷繁的说法塑造出了古尔德的雕像,古尔德内在的思想则潜藏在今年刚刚出版的《古尔德读本》之中。当乐评和古尔德的唱片一齐摆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没有听过唱片,看过再多权威乐评的读者也很难确证自己知道古尔德音乐的形状。同样,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很多人都收集了不少古尔德的逸闻趣事,可以讲述给自己家刚开始学琴的孩子,可以作为音乐会开场前、散场后的谈资,可以写成自媒体中发布的名人故事,然而这些故事都不是古尔德的声音。
《古尔德读本》分为上下两册,收录音乐、表演、媒体(尤其是录音技术)、杂集四卷。除却少量对谈性的内容,《读本》以古尔德本人的文章为主,这一点尤为宝贵。过去在中文图书市场上著者为古尔德的作品几乎都不是钢琴家古尔德的作品,而是另一位生物学家古尔德的著作,《古尔德读本》对我国读者来说是全新的。
古尔德的文章每一篇有每一篇的意思,他写《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内页说明,也写回应伦德纳·伯恩斯坦的《您不爱勃拉姆斯吗?》,也关注《理查·斯特劳斯与电子化未来》,古尔德写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不与人客气。这种不与人客气有时会遭到误解——古尔德是否在为了反对而反对?古尔德的行为可以作出回答,《您不爱勃拉姆斯吗?》在《古尔德读本》集结成册前乃至古尔德生前都没有发表。
对于大众对古尔德过于自我的质疑,古尔德的声音亦可作出回应:“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它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古尔德的价值在于超越时间和空间。
《古尔德读本》中有一些文章原本不是以文章的形式出现的,比如他的一篇可以归入影评的文章《电影〈五号屠宰场〉》,目前读者看到的这篇文章来自CBC广播公司资料。对电影作出评论的古尔德本人正是电影的音乐总监,他理解电影的主题“生活与死亡”,关注电影中的英雄与反英雄,把握剪辑技术和导演技法。古尔德对知性的探索不仅仅局限在音乐,他在面对新世界时的开怀与他不爱与人握手的表现并不背离,不握手是因为爱惜手,求知是因为珍重这个世界。古尔德爱惜与珍重共同成就了他今日的经典地位。
我们说古尔德是“昨日之酷,今日之古”,反过来说他是“昨日之古,今日之酷”也是合理的。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古尔德都既经典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