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精彩纷呈又有时

    吴为山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31日   16 版)
    在党的“一大”会议上(油画)陈逸飞邱瑞敏1977中国美术馆藏
    新开发的公路(国画)关月山1954
    《朝阳沟》贺友直1979
    《罗伦赶考》高云1983
    《我要读书》王绪阳、贲庆余1956
    《铁道游击队》丁斌曾、韩和平1957
    《贝壳》(油画)PierreCARRON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

     

        走过95周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所创造的非凡业绩,所塑造的不朽精神,不仅铸就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在人类发展史上写就了辉煌的篇章。这可歌可泣的历史成为中国几代美术家表现的素材,因此,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灿烂的画卷,同样,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也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为党、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的优秀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家共同成为20世纪的“红色经典”。它不仅通过美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更通过作品和人体现了党领导文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在艺术司的指导下,中国美术馆经过一年的组织与策划,联系党史专家、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制定了完整、严谨的展览大纲,并梳理相关主题的本馆所藏作品和全国各有关馆所藏作品,邀请了一批新创作品。使得展品内容丰富全面,又体现不同时期的创新。

     

        在作品遴选、展览布置、空间设计上,中国美术馆的策展工作小组和各部门同志多次征求艺术专家和党史专家的意见,在重点作品、重要空间的安排方面听取艺术司的指导性意见。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其创作年代跨越近一个世纪,从老一辈革命美术家对战争现场的直接表现到中年一代艺术家对历史记忆的刻画和青年艺术家对红色历史的学习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汇聚了中国几代美术家的创造,这是他们通过造型艺术凝固的党史,通过感情表现向党的生日献礼。

     

        故事绘——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

     

        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作为一种通俗的艺术,连环画因其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国大众文艺的重要实践者。

     

        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兼具文学性与绘画性的艺术特色、独立性与连续性的审美特长,以艺术构思组织画面,交代情节,表达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于方寸间汇集人情风貌、地理方物和历史人文,是一面时代发展的镜子。它表现了一个时代,也影响了一个时代,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阅读记忆,陪伴并滋养了几代人的成长,影响面广、参与者众,是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这种俗称为“小人书”的艺术形式,发挥了重要的生活娱乐、文化教育与宣传推广的作用。它内容充实,通俗易懂,表现真、善、美,体现爱国情感,顺应时代发展,宣扬正气,积极上进,同时又注重画面的可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塑造了各种经典形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不仅体现了画家的个人艺术追求,带给人以审美享受,还能以社会教化的功能影响人,引发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我国的连环画艺术绵延久远,汉代的画像石砖、敦煌莫高窟宏篇巨绘的佛传故事,依随情节渐次展开的丹青手卷等传统艺术样式均以循序渐进的视觉美感而带有连环叙述的特征,是连环画历史最为悠久的表现形式。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日趋发达的印刷出版业的推动下,脱胎于章回插图小说的连环画正式定型,作为通俗读物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行,并逐渐受到鲁迅、茅盾等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推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二为”“双百”文艺方针政策的引导下,艺术家们积极参与到连环画的创作中,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带来了这种大众艺术的迅猛发展,连环画走进千家万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中国美术馆收藏有丰富的连环画原作,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项目的实施,我们特地遴选出部分馆藏连环画精品呈现给观众,暨此展现20世纪中国连环画发展的轨迹与艺术成就。我们期望,这些曾叩动过大众心灵的经典作品,在展示连坛名家笔间魅力的同时,也能使我们重温“小人书”带给我们的成长记忆和心灵慰藉。

     

        不朽的传承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最为关键的词之一便是中西合璧,其重要的标志便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大师皆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尤为值得研究的是这些大师绝大部分都曾留学法国。因此,中国人民对法兰西文化是怀有深情的。进一步研究法兰西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它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包容,也为我们学习与借鉴提供了可贵的资源。

     

        今天,中国美术馆和法兰西学院共同举办“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它是今年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是法兰西院士经典作品在中国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展出了法兰西艺术院9位院士的油画、版画作品,主题多样,形式丰富,既展示了9位院士对人与自然、人类演变等问题的观照,也凸显了他们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特色,为中国观众充分了解与认识当代法国艺术经典和法兰西艺术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成立于1816年的法兰西艺术院是法国最高的艺术研究殿堂,其深厚的艺术积淀滋养了诸如安格尔、莫罗、德拉罗什、德拉克罗瓦等蜚声世界的大师。我本人也曾数次访问法兰西艺术院,并与诸位院士有学术交流。2014年与法兰西艺术院轮值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在巴黎举办题为“心灵的对话”的二人联展。之后又邀请了法兰西艺术院所有雕塑院士来中国举办展览和中法艺术论坛。通过彼此间的注目、凝视,我们对各自的美以及美的生成之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条奔腾不息的塞纳河,其内在的潜流仿佛法兰西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都跃动着激流,它昭示着传承中的创新和创新中的传承构成了法兰西文化的辉煌!在法文中,法兰西院士翻译为“不朽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个人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使得他们的艺术成为一种象征而传递着力量。因此,我将此次展览题为“不朽的传承”。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在这里展出法兰西院士的作品,可谓是适得其所。感谢法兰西艺术院接受我的邀请。感谢所有参展院士的支持。感谢中国美术馆的同仁为此次展览的各个环节所做的尽心尽力的工作。还要特别感谢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先生热情真挚的帮助。

     

        在此,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朱德群的三联油画《绿色活力》,朱德群先生是华裔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他的作品与其他9位法兰西院士并置展出,观众可以感受到文化对话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中国美术馆正是通过引进优秀的外国展览积极践行和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相信通过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给观众带来的是一场经典的法兰西艺术巡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