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8月19日,杂志书《掌故》在上海书展首发。文化学者赵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掌故》执行主编严晓星等围绕掌故的前世今生及当下意义展开了讨论。
“掌故,原指典章制度,也是汉代的一个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前朝或者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赵珩说。他认为,掌故一般来说不能视为信史,但掌故可以为历史提供一种旁证。“我一直说,了解传统文化,有两个东西最宜作为入门的选择,一是诗词,二是掌故,因为掌故故事性强,读来很有趣。”严晓星则表示:“我们还是希望《掌故》所载是信史,是可靠的。《掌故》里的文章不是学术文本,但应有学术含量。我理解的掌故是有趣味、有格调的微观历史。”
赵珩、陈子善回顾了掌故的历史,指出南朝成书的《世说新语》就可以说是一部记录掌故的图书,后来掌故写作蔚为大观,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齐东野语》,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等,都可以视为掌故作品。晚清民国以来,掌故写作更成为一种潮流,涌现出很多掌故大家,还有专门的掌故杂志。他们认为,在人们对近现代历史的兴趣愈益浓厚之际,杂志书《掌故》打出掌故大旗,倡导掌故写作,可谓适逢其时。
《掌故》作为系列出版物,力图延续晚清民国掌故写作的传统,衔接宋元明清笔记文体的气脉。此次推出的第一集,约请赵珩、陈徒手、胡文辉等近二十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界、政界、艺界的人物与故实,可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