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日月常识之趣

    阿成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17日   03 版)

        年轻时为了打发时间,闲时抄书。抄书即可以练字,又能顺便得点儿知识。化闲为不闲,化腐朽为神奇,一石双鸟,不亦悦乎。

        然而书抄久了,我的疑问与无知也被渐次地显露出来了。其中一款,觉得古之文人写年月日及时辰节气,非常活泼,相当自由,且不拘一格,经常有感而发,触景生“词”。使得我这个闲人看客常不知昔年是何年,今夕是何夕。

        于是突发奇想,何不绘制一张表格,把古人之年月日的种种写法编汇进去,以后再抄书,再看书,遇到古人的顽皮戏笔,按图索骥,就可以化解迷津了。

        比如,“晓”就有:时爽、平明、昧旦等等之类;比如“昼”有:亭午、卓午之称;比如“夜”有:哺夕、日余、丙夜等等;再比如“正月”有:梦春、寅月、春王、泰月、首春、瑞月、嘉月、正阳等等;比如“二月”有:仲春、卯月、酣春、杏月之称;“三月”有:季春、如洗、桃月、杪春之称;“四月”有:麦秋、清和、余月、仲吕、槐序之称;“五月”有:榴月、皋月之称;“六月”有:荷月、精阳、林钟之称。

        比如“七月”有:巧月、凉月、兰月、首秋之称;“八月”有:桂月、南吕、仲商之称;“九月”有:菊月、霜续、无射之称;“十月”有:坤月、小春、阳月、上冬之称:“十一月”有:黄钟、龙潜、葭月之称;“十二月”有:大吕、冰月、杪冬、边月、加平等之称。

        四季也一一入了我之绘表。比如“春”有:青阳、青春、昭节、素节等称谓;“夏”有:朱明、牛律、青夏等称谓;“秋”有:素商、金天、自藏、素节、凄长、商节等称谓;“冬”有:元英、清冬、岁余、寒辰、安宁、元序等称谓。

        便是相关的一些节令也被我款款编进表内。如正月初七的“人日”,解注为:“《荆楚岁时记》曰:人日登高赋诗”。如“元农”,注释为:《旧唐书》,“上元灯”节放灯,前后三日,闹坊门市,元夕燃灯,即始于此”。如二月十二的“百花生日”注释为:《陶令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之日,无雨主百花茂盛,有亭园者,花树盆栽均黏红纸与小三角旗”;如三月初五的“禹诞”,注:《会稽志》“三月五日,治水元勋夏禹王之生诞也。禹庙游人最……山阴道士,真应接不暇”;如三月的“寒食节”,注释为:《汉书·左周黄列传》“初太原一郡,旧以介子焚骸,至期咸言神灵不乐举火,莫敢烟饮,举以盛寒主火,残殒民命,改为三日”;如“八月二十七”的“孔子圣诞”注:《毂梁传》“哀公二十有一年冬十月瘐子,孔子生,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也”等等。

        令人尴尬的是,“表”精精致致地绘完了,填完了,然而在整个青年时代,除了年轻时写情书用了几个如“杏月”“菊月”“桃月”“桂月”之外,再就尘封于柜,终年兮不闻不问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