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立足地方着眼世界 “三晋新锐”作家群崛起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17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山西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承办的“新世纪‘三晋新锐’作家群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表示,在她个人的感性印象里,山西作家总是以“群”的形象站在一起。这印象固然与曾经响彻全国的“山药蛋派”有关、与八十年代“晋军崛起”有关,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山西作家作品的气象与品格。

     

        “山西的山水、风云、河流汇聚到作家们的血脉里,山西的历史、传说、地方语言生长在他们的骨骼中,这一切无不潜移默化地流淌到他们的文字里,共同形成了我们所感知的山西文学精神。这精神是什么呢?有人说,山西文化和文学有厚重、开放、包容的特征;也有人说,山西素来就有乡土文学的创作传统,现实主义成了大多数作家的自觉选择;还有人说,山西的民情风俗参与了他们文学素质的构成。就我个人而言,我有一个朴素的感觉,山西作家似乎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就让地方色彩进入到作品中,那么生动活泼,那么可亲可感。”铁凝说。

     

        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介绍说,新世纪以来,山西作家群的创作引人瞩目。首先是60岁以上的作家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活力。这其中既有“山药蛋派”一代的胡正、刘江、刘德怀等老作家,也有近年来陆续退休的属于山西当代文学第二代作家及“晋军崛起”后在全国文坛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诗人。基本上从60岁到80多岁,都有人在创作且作品不断,形成独特的山西纪实文学创作现象。其次是基层创作者保持了比较高的创作热情,且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创作群体。上世纪80年代“晋军崛起”后,山西又涌现出一批更年轻的作家。他们以60后为主力,包括70后、80后、90后的作家,相继步入文坛,形成了“三晋新锐”作家群。其中,刘慈欣获美国科幻文学雨果奖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葛水平、李骏虎、吕新先后获鲁迅文学奖,张锐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