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华文书展,何以称王?

    ——我们为什么看重上海书展

    俞晓群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17日   09 版)

        世界华文书展,或以华文为主的书展,林林总总,不下几十个。以往以台湾、香港地区的书展表现比较活跃,其主要特点是本土化、个性化和商业化相辅相成,建立民众的阅读盛宴,书商的交流平台,以及作家、学问家与读者见面的机会。比如今年七月,我参加香港书展,就产生三个鲜明的印象:其一是书展的内在风格,让我想到伦敦书展的风度;其二是书展的外在表现,据称今年不及往年人气旺盛,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南方炎热的天气里,人们排着长队圈圈环绕,那是一个极其热烈的场面,也是一个有纪律、不混乱的场面,香港书展在周末的闭馆时间,会一直延续到深夜很晚很晚,书展大厅里人气很旺;其三是书展与香港文化的匹配,一座成熟的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书展,不能没有文化名人,不能没有爱书的民众,不能没有出色的书商。对于这些,香港都有,很值得珍惜。

        近三十年,大陆书展或读书活动,以北京图书订货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图书博览会、海峡两岸书展、世界读书日等为标志,作为全国性的活动一直坚持发展。而地方性的图书活动,则以上海书展、广州南国书香节、深圳读书月等颇有个性和影响。近几年出现一个新现象,许多城市开始认识到举办读书活动的重要,纷纷举办书展,由此带动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此出版界非常重视,我所在的海豚出版社就尝试参加了一些活动,像去年,我们不但在北京、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搞读书活动,还把我们的触角延伸到太原、宁波、杭州、苏州、长沙、成都、沈阳等地,也有很好的效果。

        眼下上海书展即将开幕,它是我们一直极为看重的一项商业活动,恍然之间,我已经连续八年率队参加上海书展,并且把出版社每年的出书周期,尽量调整到八月份推出新书,以求在上海书展上首推亮相。那么,我看重上海书展什么呢?

        其一,上海是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城市,直到一九四九年,它一直是中国许多文化产业的中心,出版业正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我们谈中国百年出版史,一定避不开上海,其实直到今天,我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加上数万家图书民营公司,其地理分布,以北京为最多,其次就是上海。有这样的出版传统和现实,它的书展才会表现出更多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以及更好的文化基础。

        其二,由于有上述基础,上海的城市管理者为书展定位,一开始就十分准确。他们没有追求一些大而无当的形象工程,他们的定位格外强调书展的服务性与商业性特征。其服务性表现在:不但要服务好读者,更要服务好出版商,也就是在招商的环节上下大功夫,做细做好工作。这就吸引着出版商不但坚持参加上海书展,而且以上海为基地,努力展示和宣传自己的产品。比如海豚出版社,今年就专门为上海书展定制了许多新书,像王强《书蠹牛津消夏记》、沈昌文《师承集续编》、孙甘露《甘露六短篇》等,这些书会专为上海书展预印几百册,安排这些作家来上海现场签售,与读者见面。据我所知,目前出版界如此看重上海书展的出版商绝不在少数,专门为其定制优秀图书的也非常多,这是上海读者的偏得,也是这座城市的光荣。所谓“书聚人气”,该有多么难得啊!

        另外,上海书展商业性的表现,也让他们的各项商业指数直线攀升。从参展人数到销售额,近些年人气之旺盛,甚至可以走出亚洲,直奔世界优秀书展的行列。所以前不久出版界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想恢复对于出版纸质书的信心,那你就去体验一下上海书展和南国书香节之类的活动吧,他们确实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图书购买力的乐观存在。目前国内一些新老城市书展,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战略,努力增强活动的商业性与服务性品质,这也是在某些方面,受到上海书展经验的影响。

        其三,在强调商业性的同时,不断加大书展的文化含量、文化特色和文化表现。比如此次上海书展的活动,七天之内就达到八百多场,平均每天一百多场,每小时十多场。你也可以说太多了、太乱了、太滥了、太吵了、太闹了,但你必须承认,那么多名人、著作者纷纷涌向上海,这里一定存在着魔都的文化魔力。试问,哪一座城市会有这样的文化磁性呢?又有哪一座城市不希望自己有这样的文化感召力呢?

        还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一个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作协组织的“思南读书会”,活动地址在思南公馆,此处环境清幽、西风微拂。其实在一年之中,这个读书会每周都在举办活动,它已经成上海文化界一道风景。但是到了上海书展期间,它会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文学作家的讲座一个接着一个,许多精彩之处,使你不得不赞叹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底蕴。另一个是从前年开始,上海不满足于目前书展所取得的成就,又在每年十一月份举办国际儿童书展,现在仅仅举办两届,就已经显得有模有样,招商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它的专业性与国际化风范,又与八月的上海书展形成互补,使你不得不敬佩上海人的精明与实干精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