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如何认识新常态?新常态导致目前政策基础发生怎样的变异?来自财政市场、金融市场的冲击对于整体宏观波动有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创新和进展?近日,《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等四部新书在京发布,这些问题将在书中找到答案。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介绍,《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异以及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后危机时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和进展,其中包括全球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学思潮转变,“新共识”货币政策框架的形成、内涵和实践原则等多方面的研究。
此次发布的另外三本书是《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农民合作新路: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与《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一起,这四部新书均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家执笔,归属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智库丛书系列。发布会上,《货币政策理论反思及中国政策框架转型》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副教授范志勇表示,该书在梳理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理论最新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现状,考察了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如何为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表示,《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等四部新书是针对我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据权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数据,就国内外经济形势加以理性分析,全面论述了中国新常态宏观经济机制运行变异和经济框架结构,对于当代中国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