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究竟怎样研究和阅读《水浒传》?
《水浒传》的研究者们,各有各的路数。有从版本进行研究的,以发掘其故事源流与版本衍变的规律;有从书中故事着手的,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所在,以探究《水浒传》的社会意义;有从《水浒传》艺术特征着眼的,以分析其结构特征与语言艺术,发现其文学价值与影响。当然,也有从水浒故事的传播、水浒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切入的,用以探究《水浒传》这部明代小说在今天的存在价值。
那么,假如把以上各种研究路数进行系统性整合,把旧有的类别研究转换为整体综合考察,抑或从传统平面性的局部审视转换为立体性的整体透视,换句话说,当我们不只研究《水浒传》的单个方面而是从整体上做出系统综合,不单研究《水浒传》及其文化而且也把有关《水浒传》的研究历程等都纳入研究对象时,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研究?由齐裕焜、冯汝常等编著的《水浒学史》就把《水浒传》及其研究做了一次学术史性的整体透视。
既然是做“透视”,目的当然是为了要窥见内部结构。为此,该著在整体上为《水浒传》及其研究构建了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在第一编“成书篇”的四章内容中,著者从“历史解码——水浒本事的历史影像”“底层叙事——宋江故事的民间演绎”“本文生成——丰厚的积累与杰出的创造”“文本再造——通俗化和精致化的异路”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第二编“诠释篇”四章中,著者以“《水浒传》之人物论——传奇的江湖英雄”为题,不仅阐释了水浒英雄形象生成过程的“起点”与“终点”,而且对“梁山泊好汉”的性格与既有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忠义”与“侠义”的取舍之间,好汉们各依其独特性情而有不同的传奇展示;在“《水浒传》艺术风格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中,著者揭示了《水浒传》叙事的“说话”艺术特征;在“阐释——古代至近代以来的《水浒传》多元接受及教训反思”中,不仅探讨了历史上对《水浒传》的各种争议,而且参用“叙事悖论”理论,对招安问题等多元接受现象进行了阐释,反思了理论环境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水浒传》评改与小说学理论成长——评点中的大智慧”一章,专门对李贽、金圣叹等的评点理论贡献进行了总结评价。从而使本编在有关《水浒传》“诠释”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研究上,都有所推进或提出了全新的见解。
在第三编“传播篇”四章中,著者以“《水浒传》文化的传播与反思——江湖文化、绿林文化、宗教文化与影响”“《水浒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浒传》与衍生的文化”“物质化文化产业——《水浒传》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贡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水浒传》的海外传播与影响”为题展开探讨。
《水浒学史》在“水浒学”的建构上,实现了在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与文化绵延等方面的整体观照。如在方法论方面,它关注到宏观与微观并举,吸纳了社会历史批评、西方文艺理论、古代小说评点等多种方法。在价值论层面,著者重新把握了水浒学研究的意义。因此,探寻总结水浒文化八百多年历程的各种“奥秘”,成为水浒学研究的价值所在。难能可贵的是,著者灵活参用学术上新近发生的“绵延论”,对水浒研究的民族性与可持续等作出思考。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最重要的还是看它的创新之处。笔者认为,《水浒学史》在对前人与时贤相关论著的学习借鉴中有一定的创新。
首先,《水浒学史》集研究史、传播史、文化史等于一体,不仅敢于标举“水浒学”名号,而且其构建的理论体系较为切实可靠。“水浒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张国光先生的文章中,但论者当时并没有就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相关原则方法等作具体阐释,从而没有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如今时间过去了30多年,仍然没有一部以“水浒学”为题的专著问世。因此,这部《水浒学史》的出现应该说是敢于创新的产物。
其次,直面研究的有关论争与重新审视原有论断,做出了新的评价。如对《水浒传》版本的论争,《水浒学史》在简本与繁本的细致梳理对比中,不仅肯定了繁先简后的顺序,还提出区分两种繁本系统的三条标准。对《水浒传》中的暴力血腥场面描写的评价问题,著者批评了时下一些过分解读,认为应该放置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看作是民间说唱艺术的喜剧化、戏谑化、公式化的特点,即如此描写其意不在宣扬暴力,而是出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个性与美感的需要。在水浒研究多个未有定论的重大问题上,著者都尽力斟酌考量,力求表达出新的思路与见解。
第三,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绵延的角度对水浒文化研究进行了全面考察。《水浒学史》综合考察了与水浒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介绍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浒文化的各种形态,为水浒文化寻根之旅别辟新径。
正如著者所言,“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两部与政治、文化思潮联系最紧密,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而《水浒传》比《红楼梦》的命运更曲折、更复杂、更富戏剧性。因此,我们想《红楼梦》有好几部研究史,《水浒传》也应该有一部研究史,于是就开始撰写这部《水浒学史》。”著者当年想到说过的,现在由他们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水浒学史》的成书出版,标志中国学术有了经过充分论证和认真实践的一个“水浒学”研究体系。从此,以《水浒传》为探讨之中心的水浒文化研究实至名归。正式确立“水浒学”这一早就应有的学术史身份,必将在学术上更好地“替天行道”。而“水浒学”之将与“红学”双峰并峙,“红”“水”长流,沾溉学林,亦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