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文化遗产“活”起来公众参与是动力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6月29日   08 版)

        6月11日,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活动展示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古建筑保护摄影展等内容。(见6月12日《人民日报》)

        今年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适逢端午假期,使现代“遗产日”与传统节日交融,更加熠熠生辉。据报道,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800多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示宣传活动,重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中国是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成就卓越,无论是拥有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文化遗产是苍天赐予或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失而不可复得,让遗产“万寿无疆”,千秋万代传下去,关键靠保护与传承,这既需要懂遗产、懂技艺的专家及广大传承人作出艰辛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人人都懂得遗产的珍贵与价值;人人都敬畏文化遗产,都有保护遗产的意识、自觉性与积极性,文化遗产才能完好无损的走向未来、走向永远。由此意义上讲,“文化遗产日”应成为大众了解遗产、走进遗产的文化“盛宴”。

        遗产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最大价值化离不开大众,遗产需要走进大众,融入公众生活中,尤其非遗来源于民众来源于生活,更需在生活中发扬光大,遗产融入生活就是要让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家,提升公众的文化及生活品位。同样,广大公众也需要走近遗产、接触遗产,感受中华遗产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辉煌,从而增进中华文化的自豪感,遗产日恰恰成为这种双向接触的契机。

        当今公众对遗产文化的了解及保护遗产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文化遗产具有专业性、知识性强的特点,公众对遗产的认识总体上是肤浅的,需要借助“文化遗产日”加深对遗产及保护知识的了解、认识与掌握。公众了解遗产、走进遗产的最好方式与渠道,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的距离,使高深的遗产文化变成大众文化。

        遗产的主要功能是参观、学习、借鉴、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开启睿智,启迪未来,因此文化遗产需要动起来、活起来,“动”与“活”的遗产才有生机与活力,而公众参与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动力与源泉,这既能增加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去;又能增强公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与自觉性。“文化遗产日”应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组织公众走进博物馆,与遗产零接触。

        让遗产文化“活”起来,政府要唱主角,积极搭建舞台让文化“唱戏”。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沃土,扎根于人民群众心田,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土味”浓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因此要重视民间艺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作用;重视“下里巴人”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南京市大厂区 尹卫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