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这位叫于大武的绘本画家

    本报记者 郭倩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04日   07 版)
    于大武

        看到画家于大武的时候,他正在首都图书馆带着一群孩子画画、糊手工灯笼。不时有孩子缠着这个和善的爷爷合影,他一一满足。为孩子画画、编书,是于大武做了半辈子的事,至今仍在继续。从早年的《哪吒闹海》《西游记》插画,到最近的《北京的春节》《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于大武一直坚持,“画给孩子看的东西,不能没有内涵”,“孩提时代看的书,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图画书里的童年

     

        于大武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涂鸦,看到喜欢的东西,他会照着画下来。如果手里有些零花钱,就去买纸笔。

     

        在他儿时的记忆里,曾收到过一笔最大的“压岁钱”。“那是父亲带我去逛厂甸(庙会)的时候,我在旧书摊上看上一本精美的画册,父亲见我喜爱就掏出三元人民币买下送给我。三元钱,在那年月可是一大笔钱,当时北京最低生活费每月才八元。这本封面闪着金色光芒的精装画册,是我有生以来拥有的第一本画册。后来我自己拥有了很多很多精美的大型画册,但这本从旧书摊中购得的旧画册却成为我几十年来藏书的最爱,一直珍藏至今。”

     

        于大武清楚地记得,这本画册十二开大小,内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美术展览会的作品。“有黄胄、董辰生等名家的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美术作品展览会选集》并不是一套专门给孩子看的绘本图书,但却被童年的于大武视若瑰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常见的读物是连环画,当时被称作“小人书”。这种连环画册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往往把一本长篇著作拆分成几册到几十册,每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章节。翻开来,图文相配,适合消闲阅读。路边的租书摊上,“小人书”摆得挤挤挨挨,整面墙上满满地挂着各色封面,摊主往往还为看书人准备着小板凳。

     

        “小人书大多是文学故事和名著,我记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铁道游击队》《红岩》,每本都能出一个系列。还有一些早期译介到国内的外国文学小说。”于大武回忆道。看一本小人书只要一两分钱,但也并不总是可以轻易实现。“那时候,过年的压岁钱常常是一枚五分钱的大镚儿,可以买几块糖,买个烧饼吃。有几毛零花钱,就已经多得很了。”

     

        需要付费的小人书满足不了于大武的阅读需求,他便经常往少儿图书馆跑。“就在国子监那儿,可以免费阅览,我常去借书看。还有各种期刊杂志,也是开架的”。当时的儿童读物与“小人书”有点类似,部分带有图画,以黑白为主,彩色印刷则往往是简单填色。于大武对连环画最感兴趣,看得也最多。

     

        “读书是一生的事”

     

        “我小时候那会儿,家长一般不太管孩子,每天就和伙伴儿出去玩。放了学,一起去爬荒芜已久的城门楼,去护城河抓小蝌蚪、看小青蛙。女孩子玩的是跳皮筋儿、跳格子、踢沙包。过年过节,父母才会给买玩具,风车、皮球、风筝等等。”除了玩耍,少年于大武把极大的热情投注在画画上。少年宫开办了各种艺术兴趣班,国画班、西画班、书法班、金石班,以及合唱队、舞蹈班等。通过初步筛选的孩子周末可以免费上课,很多孩子的艺术之路由此启蒙。于大武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初中之后真正开始看文字书。大部头都买不起,若哪个同学有一本,大家会互相传阅。”

     

        1978年,于大武成为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美术编辑。“我发现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做美术编辑,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文字作者和画家的风格,为文字找到相匹配的画家。这不是旦夕之功,需要深厚的个人积累。进行美术创作,更需要对历史的熟悉。”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可以看作是历史场景的再现,从景观到衣饰,都需要符合特定历史时代的特点。在很多资深编辑的影响下,于大武阅读了很多历史图书。“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找来看的,对工作很有用。比如服装的发展史、建筑史,平时见到相关的书都会买来研读,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哪个朝代用什么样的马车,穿什么样的衣服,用哪种纹饰,还有不同的家具、器皿,事无巨细。我画《哪吒闹海》《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事先阅读了大量的资料。有时候偶然听哪位老师提到的书,觉得很有启发,也会找来读。”或许文字只需要交代情节的发展,但配图中要提供的信息却涵盖了生活的完整切面。

     

        童年一本书,孩子记一生

     

        参加工作之后,于大武编书,也进行个人创作。对老北京的深刻记忆,促成了绘本《北京的春节》的创作完成。老舍的文字与于大武画笔之下地道的老北京生活图景搭配,相得益彰。谈起这本书,于大武说:“这两年我创作了很多表现老北京的作品,比如《北京的春节》,是因为我对老北京有感情。小时候经历过的场景、听老人讲过的故事,在读老舍的文字时,我会有一种把它们表现出来的冲动。我的图画中有很多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比如老舍写到过了腊八,人们纷纷上街买东西,备年货。年货都是些什么东西,摊子是什么样的,大人孩子穿什么衣服,小贩又是如何买卖……一幅配图要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气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图画提供了大量的、文字没有表现出来的信息。

     

        “现在的绘本图文并茂,跟我小时候看的简单图解有很大区别了。文和画的结合已经从表面发展到内在,这是绘本的一大发展。文要恰到好处,图要有很大的表现力,谁都离不开谁,多一点文字、多一点画都不行。好的绘本是内心的呈现,文字和图画是非常紧密实在的,有温度,感情色彩很浓”。

     

        于大武认为,给孩子看的书,也许只需要不多的几幅画,但内涵不能少。随着孩子的长大,一本好的绘本会为他留下不一样的东西。于大武提到绘本《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讲述一个五岁的孩子第一次独自上街帮妈妈买牛奶的经历,真实而细腻,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好绘本,可以作为孩子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启蒙读物。“如今,中国的绘本市场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整个社会对于阅读的重视还很不够。很多孩子习惯了手里拿着手机,看电视节目、或是玩游戏。而阅读带来的益处是这些数字化的设备无法取代的。幼年时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伴随一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