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名社志|中少总社、二十一世纪社、接力社、明天社
十年间,李学谦将中少总社一手带到12亿发货码洋、中国少儿出版此前从未到达的高位。在“登顶”中国的少儿出版后,中少总社依然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新起点之上,“出版强国路”的新征程正在等待中少社踏出,那就是,供给改革、数字转型、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征程。
2014年,在审慎观察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模式,意识到粗放式的规模增长不可持续,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负面效应高企之际,李学谦提出少儿出版的“提质增效”路,并成为少儿出版界的共识。而现在,他将给出这条道路的“四维”驱动力。
“未来五年,将是中少社发展的关键时刻。能不能由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未来五年是关键节点。”跃升的基础之一,是完成出版业态的转变,由单一纸质读物出版,向以纸质读物为基础的全媒体复合出版转变,并通过这样的转变,满足读者分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李学谦给出的第二个驱动力,是要完成由阅读产品供应商向阅读服务供应商的转变。“现在,少儿出版的品种已经不缺了,以后,在相同性价比的情况下,可能读者会更在乎,谁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售后服务,能否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和表达。”
第三,由单一经营国内市场,到经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转变。李学谦的判断是,现在,中国少儿出版的国际市场已在形成过程中。要实实在在完成此一转变,李学谦要求,国际业务收入应该在中少总社的营收中占到相当比重。所以,中少总社已然重建对国际部的考核标准,不仅仅要考核版权输出的品种,还有收入。
其四,则是要完成由少儿出版传媒集团向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少儿文化产业集团转变。十三五期间,李学谦要求,品牌授权、形象授权,包括产业升级和跨界生产,要有实实在在的动作,实实在在的收入。
当然,传统少儿出版业务还会实现可持续的增长,而且是创新供给的基石。
李学谦对少儿出版一直有这样的认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出版大国。从品种和规模来看,中国的少儿出版可以以“大国”呼之;然而同时,“中国的少儿阅读,城乡壁垒、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壁垒还没有完全打破”。中央提出的“十三五”的建议当中,就有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联系到中国少年儿童阅读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则中国少儿出版的市场还很大,且任重而道远。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总体而言,李学谦要求全社达到10%的递增速度。传统出版定的目标稍低,8%的增长;而在阅读服务,李学谦提出的目标是30%以上的增长,“因为市场正在打开”;国际贸易、数字出版,均要求高于10%。
现在,中少总社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工作都已经做完,接下来就是如何实践数字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比如红袋鼠语音智能玩具、点读笔等,是针对个人市场的;针对公共机构、团体用户的数据库销售也在飞速启动,如中少数字图书馆、中少视频库等。
融合发展背景下,纸质读物的生命力还会很强,但需要创新思维做传统出版。“过去,把书印出来扔给市场就行,检验书在市场走得好还是不好,主要看实体店、电商、排行榜。但是,实际情况呢?”
去年,李学谦看到北京市一家重点小学的课程表,让他大吃一惊。这张课程表上,首先是课堂教学,如语数外英体美等基础课程;第二个层次是拓展课堂,包括融入学科的阅读与欣赏,如音乐阅读与欣赏、体育阅读与欣赏、数学阅读与欣赏等,接下来,包括各种讲座和社团活动;第三部分是实践课程,考察各学科的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第四部分是创新课程,如绘本剧、微电影等;第五部分是展示课程。
由此,李学谦判断,少儿出版还有更大的需求,重心在教育。而现在,我们的少儿出版与学校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脱节的。“要通过创新供给来满足这些需求。也许今后,我们会有针对学校和不同机构用户的定制出版。”
所以,2015年,最让李学谦欣慰的是,大世界实现盈亏平衡,原来设计的大世界的阅读服务的商业模式已走入正轨。“帮助学校建立书香校园,从阅读环境测评、到图书馆建设,到校本图书的配备,阅读课程的开发、师资培训,到阅读效果评估,我们已有一整套工具来帮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