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苹果”落地之后

    张体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20日   16 版)

        有人说:“有三个苹果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曾属于史蒂夫-乔布斯的掌握。夏娃的苹果代表欲望和生命,牛顿的苹果代表着智慧和知识,乔布斯的苹果则代表着科技与创新。

        这个“苹果”指的是当代写意油画的代表人物戴士和在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最新艺术随笔集《苹果落地》。

        本书收录戴士和先生近20年来的谈艺随笔51篇和画作62幅。《苹果落地》的书名来自于戴先生2009年写的一篇同名文章。

        戴先生在文章中写到:风中之竹是大自然的造化,笔下之竹却是人的造物,是郑板桥或者谁的造物,天渊之别。苹果从树上落下,千万年如此,何以得出“万有引力”的定律,并不是从苹果落地“逻辑地归纳”出来,而是牛顿的创造。画,作者并不追求那些具象的物体,而是风中之竹在作者心中唤起的那个意象,不是苹果落地,而是万物落地那个奇怪的意象。而意象恰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戴先生是有着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油画家,同时还是成绩卓著的美术教育家。《苹果落地》中有不少的篇幅介绍自己的写生、创作经验,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高头大章,而是话题随性、娓娓道来,和他油画作品斑斓的色彩、潇洒的笔触不同,行文看似平淡却不乏真知灼见,明心见性处可会心一笑。

        戴先生在《入手方便》中强调了小品的重要性,认为小品既是创作,又是学习入门的一个路径。艺术是相通的,何止是美术,像话剧、戏剧、影视等等都很看重小品在基本功训练与创作中的作用。现在各种影视小品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艺术品大行其道,而在艺术史上,“文人画”正是靠着富有品格味道的小品逐渐被世人承认并推崇的。

        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戴先生认为,中国人画油画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心弦拨动,也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心”才是源,是直指人心的心,是作者本人的真心。远远高于一切能力、技巧、语言之上的是作者那颗心、那颗悲悯、智慧的心。

        大多数观众毕竟不是需要从展览作品中学习技法的学生,而只是欣赏者,既要欣赏其中的美,更要感悟那些被打动、被点燃、对启发的东西,通过作品触摸作者的呼吸与心跳,感受作者的生活、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会心处明心见性、所谓“得其意而忘其形”。

        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而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奇妙而艰难的,很多时候靠的是口传心授、心神领会。就像禅宗的“棒喝”,师傅一顿臭骂,弟子就顿悟了,找谁说理去。

        《苹果落地》这个“苹果”落地了,至于能从中能感悟到什么,那显然不是“苹果”的事儿了。

        《苹果落地》,戴士和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