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讨论生死的大书,兼具散文、杂文、读书笔记的形式,把有关生死的问题归纳为作者自己提出的问题。
这是一本讨论生死问题的哲学书,和我在阅读之前的判断出入很大,我以为这是焦加老师的一本读书笔记和人生随笔,没想到这是一本哲学书,还是一本反映了作者对生死命题思想体系的大书。我这么说,不等于说这本书具有一般哲学书籍的深奥与艰涩,相反,它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读来犹如游园揽胜一般的轻松惬意,而于中却深有所得,并在不经意间心领神会、颔首称道。
我读焦加老师的文字,始于世纪之交《中国青年报》其主持的著名栏目《求实篇》,那是一个杂文的黄金时代,而以思想杂文著称的《求实篇》栏目则堪称影响力最大、品质最高的一个园地,在这个栏目中我常读到当时很多杂文名家的大作,并且师法多年,焦加先生也常亲自撰文。印象中《求实篇》多对社会和人生有所针砭,属于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含沙射影又鞭辟入里的文风,但较其他杂文报刊有深度、有广度、重文史含量,格局开阔而思辨色彩浓重,当时并不解这一风格形成的内因,而今读到焦加先生新著《我眼中的风景——生·死》方知其原来是学哲学的科班,转而办栏目写杂文,实在是“大材小用”了。说“大材”是对于他原本研究的学科、对于他个人而言,而这“小用”实在也是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和杂文文体的新发展。如今这一本讨论生死的大书,则显然是又回到了他的学科本身,并且用一种中国化的读书笔记的形式系统地呈现了出来,蔚为大观。
能够在这样的时代读到这样的一本书,我在阅读之前是毫无心理准备的,因此在阅读中和阅读后才颇多感慨。一方面,作为一本学者散文集,《生·死》兼具散文、杂文、读书笔记的形式,内容考据又体现了“杂”的特征,但和一般学者散文不同的是,所有的篇章围绕的是同一个主题,而在论述上又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思想是系统的,它旁征博引、集古往今来哲人思想之大成,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结论,或者说把有关生死的问题归纳为作者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死》对散文、杂文的文本改良和思想提升都有着空前巨大的隐性作用。
但我更想指出的是另一方面,这本书要讨论的问题与时下社会流行价值观念的悖反,或者说作者在这个沸腾喧嚣的时代讨论的是一个冰点的话题。我们发现,这样的时代有一个共性的特征,那就是人们普遍忘记了自己有一天会死亡,不再讨论生死,使得一切都变得轻飘飘犹如飘蓬飞絮,没有根基,使得所有的事情都变成鸡毛鸭血,没有意义,也使得人们的品格不再贵重。此时读到焦加先生《我眼中的风景——生·死》,顿觉尘埃落定,世界变得清凉起来。
生与死,是永恒主题,也是共性课题。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哲学的永恒课题,更是人生的终极命题。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说的是人们虽然生活过,却未必真正懂得生活,更不要说无法知道死亡后的情况。人们对生死谈论不休,其真正的意义恐怕只在谈论本身,而无法触及生死的真谛。然而,对生死的思考,对其终极意义的不懈追寻,正是生命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伟大思想和宗教的源头。托尔斯泰一生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直到他最后真正皈依。生死命题困绕着人类,古往今来东方西方的哲人文人用各自不同的笔触记录、演绎、禅释着生死,他们秉持不同的观念,但没有人能够真正解答人类的困惑。于是宗教产生了,人类需要皈依,人类普遍皈依,最基本的思想情感需求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生的渴望。《生·死》不止梳理、分析、归纳了这些学说,还做出了宗教使人类变得高尚的结论。
我读这本书,最感兴趣的是其论述“宗教与死亡”的章节,此外都可以当做学问来欣赏,而我不仅仅是一名读者,我也是一个面临生死命题的凡人,我需要并且期待从中获得指引——至少是安慰。我不知道我是否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只是觉得自己在掩卷之时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关于生死,我认可书中的说法:时间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生死是同时发生的事情,昨日即为已死,今日正在经历生死的交替,而明日总是意味着新生。我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有闲暇来谈论生死的话题,因为正像费尔巴哈引述塞尼卡的话所说的:“知道人只是为了有一天要死而活着的时候,他的感情才是最神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