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他不是在写小说,就是在准备写小说。”在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朱辉创作研讨会上,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借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名句“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幽默地肯定朱辉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年的安静与执着,认为朱辉是一个“蹲功”强、实力强、根扎得深的作家,内心的挣扎、碰撞与冲突在他的小说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展示了扎实的文学功力。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评论家开诚布公地深入探讨了朱辉的创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表示,朱辉是从江苏兴化走出来的,“里下河是盛产文学的热点地带”,这一点值得研究。他写的故事不温不火,但处理结局总令人意想不到。朱辉对小说的戏剧性处理也得到作家出版社吴义勤的认可。他认为朱辉的小说既有传统现实意义,又有现代主义的追求,擅于在生活中发现文学性,追求内在的戏剧性,往往在结尾才让读者发现精神冲突在哪里。
朱辉曾表达过自己要写“38度左右的小说”,而这一“不温不火”的特点也被评论家们反复提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用“混沌主义”概括朱辉的创作特点,“他有一篇小说叫《别人的眼睛》,就是想设置一双特别的眼睛,提供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式,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很多小说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不会把一切可能性提供给你。”贺绍俊说,有些作者让我们以为世界简单明了,实际上世界远没有那么简单。
评论家王彬彬提出,有一类作家,语言功夫不是很好,不能写出独特、清新的语言,那么情节性必须特别强;还有一类作家,情节也许平淡,但语言特别好,细节表达精彩。在这方面,朱辉是有差距的。评论家吴俊对朱辉小说隐而不发的结尾也有不同看法。
朱辉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多次获得文学奖项。他的长篇小说《白驹》及《暗红与枯白》《大河》《红花地》等短篇小说,以苏北里下河为背景,表现了里下河地区独特的人情风俗和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