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国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2015年,该课题顺利结项,学术成果将陆续整理推出,以飨公众。
教授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一门文化的介绍和渗透过程;反之,学习语言也在通过语篇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科书语篇的文本选择,不仅要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输入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语篇所蕴含和传达的文化内涵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科书编者在选择和编写语篇时,其所属文化背景和传达的文化观都要列入考虑。
从清末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英语教科书语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各具特点。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和所倡导的文化归属直接影响着教科书语篇的国别和文化内容的选择。首先,在语篇文化国别方面,清末、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这三个不同时期的英语教科书语篇倾向于选择较多的中国文化;而在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英语国家文化则在语篇中占据绝对优势。在具体文化内容方面,各个时期侧重的文化内容也各不相同。清末的教科书倡导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一类道德文化内容,而宗教文化也是所有时期中见得最多的。与此相比,其他时期的宗教文化内容则鲜少涉及。此外,各个时期教科书中常见历史文化,历史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常常得到教科书编者的青睐。
虽然语篇的选择与课标的话题、词汇安排、语法等有很大关系,但编者一方面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选择、编写语篇的同时,还需考虑到语篇的选择对学生价值认同和文化归属的影响意义。因此,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和所倡导的文化归属直接影响着教科书语篇的国别和文化内容的选择。
清末时期教科书的语篇文化与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在震惊国人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中国许多旧制度的落后和迂腐,其中便包括延续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同时,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深化,人们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增强,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英语学习热潮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190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自编英语教科书《华英进阶》,其二集跋中这样写道:“自中外交涉之事紧而英文日益重,迄今上至朝廷,下逮草野,无不视西学为要图,未可以一日废……诚欲使华人子弟精习英文得以步步入胜,用备国家梁栋之材。”在《华英进阶》中,语篇内容涵盖中西方文化,涉及西方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生活常识、花鸟虫鱼、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旨在通过西方文化的介绍,启民智,开眼界,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世界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
另外两个历史文化背景对教科书语篇文化具有主导性作用的典型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政策施行“一边倒”策略,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级中学课本英语》三册教科书中,涉及多篇苏联国家文化,包括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地理介绍、苏联领袖列宁介绍等。在第二册中,第九课StudyasLeninStudied(《像列宁那样学习》),第十五课Moscow(《莫斯科》),第二十课AndroclesandtheLion(《奴隶与狮子》),第二十六课TheWolfin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都直接选自苏联大学或中学课本,只是稍作改动。其中Moscow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历史和城市新貌,“Wide, straightroads have replacedthe narrowstreets. The new parks havemadethecitybeautiful.Theun⁃der-ground railway connects thedifferentpartsofthecity.”(宽敞笔直的大道取代了曾经狭窄的道路。新建的公园不断装点着这座城市。地铁连接起城市各处。)通过这些形象的城市景观描绘,莫斯科这座现代化城市跃然纸上。这些语篇也将苏联文化带到中国学生的面前。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积极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在1963年出版的《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英语》中,在全部41篇语篇中世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占14篇,超过了三分之一。“文革”时期,中国的中学教育遭受破坏。教科书语篇内容存在形式主义,与当时有关的政治斗争材料充斥在语篇文化中。197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自编的《北京市中学课本》中,“毛主席万岁”字眼随处可见,语篇不乏涉及毛主席语录、青年上山下乡、批林批孔等内容。对于中学英语教科书而言,语篇言语未免过于激烈,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文化观反映了“文革”对于教科书语篇文化选择的主导性影响。
从清朝末年至今,英语中学教科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并经国家教育专管部门颁布施行,指导教学及教科书的编制工作。各个时期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对教科书中应蕴含文化内涵的要求。清末颁布的《学堂章程》提出:“盖中学教育,以人人知国家、知世界为主……假令不能读其书,不能与之对话,即不能知其情状。”该章程中虽未直接提及文化,但其所含内容已有跨文化交际的雏形。由此可见,早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前,课程标准便已将文化教学纳入其中,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拓展视野,树立文化意识,从中培养爱国民族精神。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1936年颁布的《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使学生从英语方面加增其研究外国文化之兴趣”的目标要求,并突出指出“特别注意在国家民族方面足资借鉴及富有激励性之文字”。此时期世界书局出版的《高中英语读本》中,英美和其他国家的战争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在语篇中多次出现,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时期战争、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战争、普法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等。其中第二册第二十九课TheMarchofTheMarseillais(《唱着马赛曲行进》)语篇中,军队进城的一段描绘十分宏大,“Soonthecrowd caught the words ofthechorus and sang with us; andthenitwasnolongerfivehun⁃dred, butathousand, ten thou⁃sand, twenty thousand, singers,singingwithonevoice.”(很快地,人们掌握了歌词,开始和我们一起唱;我们的队伍不再只是500人,而是一千、一万甚至两万人,大家一起唱着同一首歌。)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队伍中,革命歌曲马赛曲响彻上空,鼓舞人心。这些战争文化所体现的战士勇气和民族精神与课标所提的“英语民族者及有益于我国民族精神之培养者”的内容相符。
1978年,中国开始施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迎来快速发展,英语教育开始出现新的面貌。课程标准中对文化的描述也越来越具体。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做出如下规定:“高中选自浅易的英语原著或其他语言著作英译的课文约占一半以上。题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史地等方面的文章以及科普文章。”在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及了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问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生)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进入21世纪,教科书中的文化目标被列为课程目标结构的五大目标之一。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文化列出了具体的七级和八级目标,文化内容呈现多元化,包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领域名人成就、政治经济情况、主要宗教传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历史文化、大众传播文化以及中国与英语国家生活方式的异同等,希望通过丰富的西方文化内容介绍,能够成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出版的中学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也不断发生新变化,其中科学文化、新型生活方式、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以及之前较少涉及的艺术文学文化都出现在了教科书语篇中。以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为例,语篇文化涉及公益捐款、新闻出版、手势语、留学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规划等,内容多样,紧跟时代步伐。这些以英美国家为主的语篇文化内容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指导他们包容和尊重异国文化,形成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纵观不同历史时期中学英语教科书中所选择的语篇文化,每个时代因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课程标准,其语篇文化也呈现各自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学英语教科书语篇文化配置趋于合理和科学。探究各个历史时期教科书中语篇文化特点,对当下和将来教科书选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作者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