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德意志国”的辉煌历史在近现代既激励了德国人在民族危机中奋发图强,又诱导他们走向了极端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作者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原名莱蒙特·普雷策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在他出生的1907年,由俾斯麦1871年缔造的德意志帝国不仅还存在着,而且到处都是一片盛世景象。德国在经济、军事与科学技术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有追上与超越英美的势头。德国人对自己的实力与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对其他国家的挑战与警告不屑一顾。但七年后(1914年)德国就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1918年战败,革命爆发,帝国也随之崩溃。在战胜国的高压下以及内部动乱中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却又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解体。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得以上台,大肆推行政治与种族迫害政策,并很快将德国与世界再次推入大战的火坑。哈夫纳本人也被迫于1938年和有犹太血统的未婚妻一起流亡英国,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法学事业,开始从事记者与评论家的职业(并使用“哈夫纳”的笔名)。二战后,哈夫纳回到联邦德国,继续从事记者职业。除了在报刊与电视节目上发表自己的评论之外,他还推出了多本历史著作,如《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七大致命过失》《丘吉尔传》以及抨击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918年革命中的政策的《背叛》。其最为有名的历史著作是1978年出版的《解读希特勒》。该书以平和的心态、独特的视角,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希特勒一生的成就与罪恶,出版后大获成功,不仅在德国获奖,而且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也得到了历史专业学者的肯定。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是1987年哈夫纳即将庆祝八十大寿时出版的。对于哈夫纳本人来说,此书是他对一生亲身经历的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以及战后两德分裂几个历史时代的全盘梳理与总结。哈夫纳在初版后记中提到,因高龄与病痛,他已经不能以正规的方式将几十年来的研究与观察撰写成书,因此本书是在阿努尔夫·巴林教授及其学生的协助下,通过口授的方式完成的。巴林是德国著名当代史专家,他无疑十分重视哈夫纳对德国现代史的观察与洞见,他们之间的座谈可以说是行家之间的交流,出版此书也是对哈夫纳这位同行与历史见证人的思想与见识的一次“抢救”行动。
在此书中,哈夫纳以其特有的犀利目光与简练的笔锋重点分析了自俾斯麦至希特勒德国政治经历的各种格局,揭示了德国政治家所犯下的种种错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或许是导致德意志帝国与纳粹德国灭亡的重大战略失误,即出于疏忽与狂妄导致的德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自我孤立乃至两线作战。在哈夫纳看来,其实早在俾斯麦任帝国总理时期,德国就已经走向孤立。法国已经成为无法和解的死敌,潜在的盟友俄罗斯也被得罪了。威廉时期,德国更是肆无忌惮地走上了帝国主义的扩张道路。陷入一战后,“无限制潜艇战”引发美国参战,决定了德国的战败命运。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哈夫纳在《解读希特勒》中已经指出的希特勒在1941年12月犯下的“天大的错误”:在还没有战胜英国与苏联、自己焦头烂额的时候,又向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宣战,由此决定了德国必败的结局。也可以说,“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德国下了两盘棋路与结局都很类似的国际政治的“围棋”。与真正的围棋不同,这种“围棋”的规则相对简单。“多行不义必自毙”,狂妄自大,挑战所有国家,必然得到国际社会唾弃与围剿。
在1945年前,德国人未能吸取自己的历史教训,也与他们难以割舍的“帝国情结”或“Reich-情结”密切相关。读者在本书中经常会遇到“德意志国”的概念,或许会因此感到困惑。这里值得作一详细分析。“德意志国”的原文是“Deutsch⁃esReich”,在以前一般被译为“德意志帝国”,即把“Reich”译为“帝国”。例如,我们也把纳粹德国的别名“DasDritteReich”译为“第三帝国”。实际上,“Reich”是比较难翻译的。严格地讲,“Reich”在字面上是“国”,并没有“帝”的含义,所以本书译者把“DeutschesReich”译为“德意志国”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译为“德意志国家”),这样做也是为了区别于我们常说的“德国”(Deutschland),否则无法把原文中的“Deutsches Reich”与“Deutsch⁃land”在译文中区别开来。如果不是出于这一考虑,“DeutschesReich”也可以译为“德国”。但是,它原本指的又是1806年前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DasHei-lige Roemische Reich DeutscherNation,俗称“第一帝国”)。“帝国”这一概念在中文里可以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有皇帝的、帝制的国家,一是指超级大国,是“国中之帝”“国帝”(犹如“影帝”)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帝国主义”中的“帝国”也是“国帝”的意思。“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帝国”也具有这双重含义,尽管其中超级大国的含义更多的是宣示性的。我们一般所说的“德意志帝国”笼统地是指历史上的德国,具体指的则是1871-1918年的德国(俗称“第二帝国”)。对于后者,“德意志帝国”也具有“帝制之国”与“国帝”的双重含义,虽然它在其宪法中的自我称呼很混乱,一会儿是“Reich”(帝国),一会儿是“Bund”(联邦)。德国史学界则俗称其为“Kaiserreich”(即“帝国”,而且是“帝制之国”,在这里,“Reich”本身也没有“帝”的含义)。有趣的是,推翻帝制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在其宪法中也自称“DeutschesReich”,而不是“DeutscheRepublik”(“德意志共和国”)。在这里,魏玛共和国没有成为“帝制国家”的意图(尽管艾伯特总统有过延续帝制的想法),却有着继承其前任的大国地位的抱负。而纳粹德国也与魏玛共和国一样,仍然自称是“DeutschesReich”(1943 年 改称“GrossdeutschesReich”,即“大德意志帝国”),一度也流行“DasDritteReich”(第三帝国)的自我称呼,但因希特勒不喜欢(既然有“第三”,岂不还会有“第四”“第五”?)而被逐渐弃用。这里的“帝国”里面也只有超级大国,而没有“帝制之国”的意思。
总之,“Deutsches Reich”是1945年前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强调其历史渊源与延续性的称呼,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德国”的意思,但因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无法完全剥离其原有的历史含义。到了1918年以后,“Deutsches Reich”已无“帝制之国”的含义,却有着继承历史上大国地位的权力要求,尤其是对历史上德国所拥有的领土版图的要求。纳粹德国更是极力宣扬“Reich-意识”,明目张胆地要求恢复德国历史上的欧洲大国地位,并登峰造极地试图实现世界霸主的野心。凡是1945年以后认为“DeutschesReich”还存在的主张,一般都是隐含着恢复之前德国历史版图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显得格外的合理,似乎历史上那个曾经拥有大片领土与显赫国际地位的“老德国”是一个独立的幽灵,当代德国人有着恢复其生命与辉煌的责任。可以说,古老“德意志国”的辉煌历史在近现代既激励了德国人在民族危机中奋发图强,又诱导他们走向了极端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名义上只阐述了自俾斯麦到希特勒的德国历史,实际上却涉及从19世纪初到二战后的德国历史。它的正式章节止于初版的1987年,加上1990年的再版后记,此书内容基本覆盖了19与20世纪的德国历史。不过,有趣的是,德国历史本身的发展与作者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哈夫纳很有把握地认为,二战后形成的两德分裂局面将长期继续下去,历史上统一的“德意志国”已经消失,不可能再现。要实现再统一,必然会有一场战争。但是,本书初版两年后,“柏林墙”就被推倒了,再过一年,东西德统一了,而且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为什么哈夫纳未能预见到再统一的到来呢?看来,这位智慧的老人也与绝大多数时代观察者一样被延续几十年的冷战所麻痹了。作为冷战的守望者,他们在冷战的漫漫长夜里昏昏入睡了,错过了新时代的第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