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夏琪)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有较大进展。目前,57所院校已经基本完成了2016年度普及培训方案和部分研修方案的制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内各院校将举办200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0000人次。3月6日起,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首期培训已经开班。天津美术学院、山西大学、江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将陆续开班。这是记者在文化部召开的今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对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进展、传习活动补助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经过对推荐院校的严格遴选和实地考察,文化部会同教育部优先选择了专业实力较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较好的57所高校作为2016年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是研培计划的关键部分。据悉,课程模板强调设立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传承人讲坛,邀请代表性传承人讲传承,传授技艺,进行交流互动;二是非遗典型案例解析,加深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识;三是与时尚设计理念的结合,增强走进现代生活的意识;四是考察观摩交流活动,开拓眼界、开阔视野;五是学习成果的展览、展示。
自2016年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的补助标准从之前的1万元提高至2万元。马盛德表示,这项补助主要用于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不是生活补贴,这次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解决部分传承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对于提高传承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注重视传承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文化部将按照国务院和中央财政的有关要求,继续做好经费监管工作,确保这项经费发挥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