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与名城谈一场恋爱吧

    韩建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06日   10 版)
    《我还是喜欢东京》,穆知、赵斌玮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49.80元

        一、缘起

     

        这套“感受世界名城细部丛书”的缘起,要追溯到2003年春天我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日子。那三个月,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走一步就踩到历史,回回头都是文化”的感觉。到发达国家旅游,看看名胜古迹,只是第一个层面,而第二个层面则是感受她的细部。剑桥的建筑、街道、小桥、操场,哪怕是修车、购物、餐饮、开关等细节,也都别有趣味。我记得当时有个《寻萨达姆启事》,实则是变相反对西方国家攻击伊拉克的,极其精巧。在英国的书店,养花类图书占据了很大面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于一个人与城市来说,如果把走马观花似的旅游比作是握手和寒暄的话,那么关注细节就是双方间真正意义上的拥抱和交流。我感觉对当今的中国读者来说更需要的是与世界名城细部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这种感受和体验是甜蜜而深刻的。

     

        细部往往有三类:卡文迪什实验室里卢瑟福用过的桌子之属,此之谓第一类——历史的细部;第二类是生活的细部,如剑桥有些十字路口红绿灯的“Pushit”按钮,行人要过马路即按下,无人过马路则车辆通行无碍,这是现代化的细节,东京也有不少类似的地方;第三类就是修养的细部、文明的细部,其代表的不仅是现代文明,比如刀叉如何使用是尊重别人,等等。

     

        作为礼仪之邦,第三类细部在中国相对发达,但又特别欠缺。中国农村保留着许多历史风俗和文化传统,但同时现代文明修养又有所欠缺。我们国家除了名胜古迹外,历史和生活的细部保留较少。当时我就有一个情结,要策划一套“感受世界名城细部”之类的丛书,并在剑桥拍了几千张这样的照片做准备,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太忙的原因一直没能如愿。

        二、城市和人生

     

        人生有三件快事,读书、行走和交友。到一个城市,就像邂逅一本书,而邂逅一座名城更像是交到了一位好友。第一天只能算是看看封面,停留一个星期则可以看到目录了,但是只有三五个月过后,才能算真正读了一遍。读书和旅行也有相似之处。可以把城市比作四个人,第一个是老者,向你讲述城市的历史,以及文学和城市的关系,等等。第二个是美女,一个城市的美无处不在,你必须深入交流、仔细体验,才能感受到她的气质和特点。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过客,只与城市挥挥手,而是要做城市的恋人,去与名城相恋相爱。世界上确实有许多值得你去爱一次的城市。第三个像警幻仙子,她可以将你带入太虚幻境,超脱尘世、心旷神怡,感受清新的自然之美、体验磅礴的世界之巅。第四个像是破旧市场的小贩,从他的吆喝中,你能够呼吸到这个城市的世俗快乐和市井气息,其实这也是连着历史的,更是非常醉人的。人文、情感、自然、世俗,这是一个城市可以赐予你的四重境界和享受。

     

        三、说说东京

     

        我去过东京两次。第一次是参加东京书展,给人的感受是非常舒适。东京毕竟属于东亚文化圈,中国人去了更加适应。东京最讲细节。住宿、饮食、出行的细节,都高出我们一些,尽管我们是生活在现代化的上海。记得当时我和斌玮在书展上发现“万物简史译丛”这套书,就更加体会到了这个城市对“枕头”“食具”等细部的尊重。东京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是一个让人还想来第二次的城市。第二次去东京,在有些时刻我感觉像是回到了我们的宋朝,从房间的布置、服务员的装饰到灯饰,到立春还要吃春芽,等等。这就不但是现代化的舒适,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回味,请你尽快行动起来去感受世界名城的细部吧,去真正与名城谈一场甜蜜而深刻的恋爱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