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重写硅谷

    陈谦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23日   03 版)

        起念写作《无穷镜》的时候,我从精神的归属到写作的兴趣,都已从身边的硅谷出走多年。

        我在新世纪之初出版过一本当时被称作“迄今为止第一部描写硅谷成功华人的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其时,“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给硅谷带来漫天横飞的泡沫的同时,成就了硅谷的第一个白金时代。

        《爱在无爱的硅谷》获得了不错的反响,那是一部关键词为“硅谷”“成功”“灵性”以及在它们的缝隙间游走着“爱”的长篇小说。当意识到无法为自己所钟爱的女主角苏菊提供生活的答案时,我随手为她划出一条“出走”的快捷通道。由着这条思路出行,我也像一尾被甩上岸的鱼回游到水中。

        可惜好景不长。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仍深陷于万丈红尘,身不由己地被硅谷这艘巨轮携卷着日夜兼程,奔向未知的远方。在一路的颠簸中,我所供职的公司竟由着哈佛MBA背景的CEO引领,从上市公司到私有化,又经过一番包装打扮,变戏法般地重新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后又为另一家更大的高科技公司并购。也就是说,公司里的原班人马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将硅谷公司“成功”的主要路径都扫了一遍。虽然我和我的同事们由此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我仍没能体会到深层的快乐,甚至对“成功”的定义更加疑惑。我顺着惯性,由硅谷这辆仿佛永不止歇的过山车载着起起伏伏,愈发晕得难受。直到有一天终于落到谷底。

        我转过身去,背对硅谷,继续着寂寞而缓慢的书写。这些年来,我完成了一系列题材各异的中短篇小说,它们与我的心境与目光完全一致,远远地离开了身边的硅谷。虽然在这期间,我也目睹了硅谷无论是核心产业还是企业文化,都发生着颠覆性的巨变,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取代传统的半导体行业成为新的核心产业,完成了硅谷的更新换代;乔布斯重整山河又英年早逝;苹果咸鱼翻身一路长红,成就传奇篇章;谷歌,脸书等新秀辈出,浪逐浪高,谱写出新一轮激越的“成功”乐章……我还是认定它万变不离其宗——崇尚的仍是以新技术为筹码,疯狂追逐物化利益的豪赌。我被这种负面的情绪主导着,直到遇到刚从中国回归硅谷的羚。

        我和羚的第一次独处,是在一家离惠普当年创业起家的车库不过几个街区之遥的咖啡馆里。其时,羚刚辞掉了在中国外企里的高管工作,陪孩子回美国上高中。我们以理工女生的思路和节奏,谈着各自过去的职业生涯,一路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设想。羚告诉我,她正在由过去的同事鼓动着,打算重出江湖,在硅谷找钱创办软件公司。这让我有些意外。她看上去如此优雅闲适,轻言慢语,与我见过的那些满心思要创业,想成功的女强人完全不搭界。“我是那种喜欢活成烟花的人,可以短暂,但要绚烂。别人可能只要燃成一柱香就好了,我不是那样的。这跟钱没有很大的关系”——羚肯定看出了我的心思,将她的答案直接端到我的面前。

        羚的成功观将我推向另一个维度,让我生出重新认识硅谷人的兴趣。

        我开始梳理对硅谷的再度认识。这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旅程,它让我意识到,确实有不少硅谷人是对创业和创新抱着宗教般的献身精神的,并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如果没有这点心劲儿,而是像我过去想象的那样,仅凭着对利益无度地疯狂追逐,硅谷不可能一路走到今天。而新兴技术革命给人类更多便利的同时所引发的新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人文伦理的冲突,也让我深觉有趣。

        我拿下自己的太阳镜,再度与硅谷直面相向。时隔十五年,我将写作的视点再次聚焦到硅谷大地,写下了《无穷镜》。

        书中的女主角珊映则是我对硅谷全新认识的表达。在与珊映同行的写作过程中,我看到了新兴技术的嬗变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和改变。现代技术被不断创新和突破,让人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人类的安全感也在更深地塌陷,引发社会心理和伦理领域的新挑战;同时,创业成功所可能带来的名利双收,令人难以抑制地陷入幻觉般的沉迷,而一旦现实的石粒飞来,镜中之花的幻像顿时显出难言的虚弱,不堪一击。这其间的各种张力,无不令我着迷。

        书中那些一路陪伴过珊映的人们,则是我这些年来在生活中拾到的宝石的缩影。我将这些宝石小心地串起,挂到映着他们各种容颜的镜上。正是他们各自的棱角所折射出的斑斓色调,让硅谷的光谱更加丰美迷人。他们同时也承载着我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是生活的美好回馈。我爱他们每一个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