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在接受上的危险大约是读者会中途放弃,不与我“死磕”到底。我确实挺为难读者的。希望这困难能以价值获得补偿,即艰涩之后能有所快乐。
从1978年就开始文学创作,“文坛老将”王安忆历来在作品完成后有几分胜算。可是,写作《匿名》,她常常会有一种恍惚感,甚至怀疑如此写下去有没有前途。她感到了困惑,史无前例地希望听到一些回应。她说,这是她整个写作中心情最复杂、最跌宕起伏的经历。
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评价王安忆写了一个“大故事”。写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上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写一百年或一千年的历史,都有可能是小故事。但是王安忆的《匿名》是有核心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世界大而空虚,个人在时间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在空间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的思考和讲述下的故事,是一个大故事。
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王安忆的老朋友陈思和肯定了她的“具有挑战性”的精神,中国找不出第二人。一般作家会延续自己的审美趣味,被读者认可,即按照读者喜欢的不断地复制。但是王安忆在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她走的道路也越来越复杂。
《匿名》讲述了什么?王安忆在写作中经历了什么?本报专访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
读书报:您曾经说过,现在小说被过量地、过度地消耗着。花一周写的小说,读者半小时就能读完。现在《匿名》打破了这个常规。这是一部让人无法快速阅读的小说。您在写的时候,是否完全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
王安忆:问题并不在此。花了两年多写的《匿名》,读两个星期依然可以读完。读真比写的快乐,创造总是比消耗来得缓慢和困难。我们不能要求读者和作者同样艰辛,正相反,希望他们能够从我们的劳动中得到愉悦。我说过的小说被过度消耗也许在另一个语境中。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匿名》在接受上的危险大约是读者会中途放弃,不与我“死磕”到底。我确实挺为难读者的。希望这困难能以价值获得补偿,即艰涩之后能有所快乐。
读书报:大量的景物铺陈几乎有些奢侈。看《匿名》的时候,我脑子里偶尔会飘过《鲁宾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这些景物的描写把情节挤到一边,成为我继续往下读的最大吸引力。一边看我一边想,没有亲自去过是描写不出来的。或者我忽略了作家的想象力?
王安忆:景物铺陈是我向来爱好的,《长恨歌》前几章都令人不耐烦了,我重视空间的戏剧性,将空间布置好,人不说话也自有传达。小说是依附在时间的流淌上,空间转瞬即逝,挽留它停滞是义务。用文字语言刻画建设,还是仰仗时间使它存在。作者的想象力是主要的工具,身体经验攫取的材料,如何认识决定于如何起用,材料本身是客观的,质和量都有限。小说写作则是主观的工作。
读书报:您在多次访谈中谈到评论,尤其是谈到陈思和,他的意见您一直比较看重。比如他曾建议您的《启蒙时代》,如果再写一倍的字数,分量就不一样;《匿名》的写作,也是他建议您“应该要有勇气写一部不好看的东西”。为什么您如此看重评论家的建议?
王安忆:陈思和于我,不单纯是评论家的身份,可说是思想与文学的知己,我并不将他的话当作评论家的发言。这也见出从80年代始的作者与批评的关系。开头好,步步好!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文学的天地。我想,大约有些接近英国现代文学中弗吉尼娅·伍尔夫和福斯特的关系。他们都是小说家和批评家,从这点说,我希望陈思和有一天也写小说。而这一点是可以期待的。
读书报:您在采纳他的建议的同时,实际上已经认同了他的说法,即“不照顾读者的心情,不管他们读得懂读不懂”。但是这样的素材,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能谈谈这个故事的起因吗?是听说一位高校老师的失踪?那么触动您写作的原因是什么?毕竟事情过去很多年了。
王安忆:关于《匿名》的起因我已经在接受采访中谈过多遍,就不重复了吧!总之,写作就是这样,一颗种子落下地,生长如何一方面是种子蕴含的生机,一方面是土壤的厚薄,许多传闻从耳边掠过去,最终能进入写作的少而又少,几乎是偶然的,但等它长出庄稼来,却成为必然。
读书报:1987年,您写过一部《流水三十章》,后来自我评价是“非常难看”的作品。因为当时决定要写一个有突破的长篇,必须要用特别的语言叙述。您要写的人物像个蚕,从茧中飞出来后又变成了蛾子,生命换了种类型——读《匿名》的时候,不由地想到这部作品。感觉您似乎回到30年前。您愿意将这两部作品写作难度做些比较吗?或者,哪些方面有相似度?
王安忆:年轻时,写过许多不忍卒读的东西,但也不后悔,反而佩服那时候有勇气,顺着自己能写,逆着自己也能写。如今却不能了,挺挑剔的。其中有求精的成分,也有能量弱的原因,无法泥沙俱下,漏光了再聚起,就像一口旺井,淘不干底,淘干了,一夜之间,又涌出新水。现在则要节制,不敢浪费,也是晓得精芜的差异,懂得多,写得就少。无知者无畏。《流水三十章》的难看在于没什么可写的却非要写三十多万字。《匿名》的难读正相反,有太多要写的却只写出三十多万字。一个是“言过”,一个是“犹不及”。非要比较,就只能这样。
读书报:30年前,写《流水三十章》的王安忆“是个有力气的人,明明是强做,却也做出来了,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今天《匿名》的写作状态,是否也是这样?每个作家创作每部作品的创作状态大概是不同的,而每部作品诞生后也各有不同的命运。您期待《匿名》会有怎样的命运?
王安忆: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将《匿名》写出来,也就是让种子落土生根,发芽,长出东西来。小说的命运是在小说里面实现的,其他外在的遭遇其实都关系不大。
读书报:这样的写作,明知是一次冒险,又一定去尝试。动力不止于陈思和的鼓励吧?
王安忆:陈思和的话只是鼓励,就好比啦啦队。动力还是小说本身的内动力。每一次写作其实都是一次冒险,否则也不吸引人去做了。冒险在于不知道前景如何,到达目的地有多远,能否渡你从此岸到彼岸。所以开始之前就要掂量,这一颗种子有没有足够的能量,又有没有准备好丰饶的土壤。魅力之处不在于无法估量前景,倘一切了然也就没有兴致了。
读书报:从《遍地枭雄》和《匿名》中都有绑架或打劫,为什么会对这样的案件格外感兴趣?只是偶然?
王安忆:《遍地枭雄》是打劫,《匿名》是绑架。但两者同是将一个人从已知的命运放到未知里去。现实生活确实限制人的想象力,我一时没有其他的引渡方法,但所去地方以及下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才敢不避重复的嫌疑。
读书报:作品延续了您注重逻辑性、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特点。因此在作品的细节设置中,也体现您的苦心。比如在绑架途中发现星空,比如文字,比如对话,处处感觉禅机,处处充满隐喻——说到隐喻,也是在您过去的作品中前所未有地集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王安忆:我确是一个注重写实的人,相信生活的外相自有喻意。这部小说不是日常生活状态,而是反常性的。比如失踪,失忆——这在通常的叙事中,都是作为隐喻的。但在我,恰恰是事实本身。小说背离我的写作习惯也在这里,似乎从形而上出发,去向哪里?这是一个抽象的故事,不是我擅长,我极力要给形而上以“形”,这才能说服我自己。但这“形”又太像隐喻,其实就是“形”。
读书报:作品中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家人多方寻找失踪者,一是暗线,失踪者的经历。这两条线索出入,处理起来是否有难度?
王安忆:我想所谓明暗线还是一条线索,一个人丢失了总要寻找,就是说一个人进入另一空间总还有拖尾,需慢慢收了。寻找在上部结束,下部直到末尾方才出场。所以并不存在两条线的处理问题。倒是寻找的情节我觉得拖住我手脚,但写实的本性又一定要对现实负责任。于是耐着性子将该找的地方都找过了,方才自由。下部的写作自由多了,那人终于摆脱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