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2月03日 星期三

    钱穆与吴俊升的新亚“旧怨”

    彭伟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2月03日   07 版)

        2014年,《深证商报》和《南方人物周刊》分别发表了《钱穆为何离开新亚书院》和《叶龙:钱门传薪人》,两文根据叶龙(钱穆的学生)的回忆,爆料教育家吴俊升与唐君毅等人联手排挤钱穆,1963年钱先生才被迫辞去新亚院长的职务。于是,已经退休之年的吴俊升可以早日出任校长。文中更是直称吴先生是“政客”,出任校长后一度打击钱先生的旧徒。以上论述不仅有史料方面瑕疵,但对于吴俊升的评价有失公平。

        钱先生著有《师友杂忆》,吴先生著有《教育生涯一周甲》。两本书都是著者的晚年之作,两位著者在彼此书中的关系基本也是融洽的。钱穆与吴俊升最初结缘于北大。吴先生称钱穆是他的北大同事。1931年夏,钱穆在苏州收到北大聘书,随后前往北京执教。同年秋,留法归国的吴俊升也开始在同校任教。一位是史学大家,一位成为北大教育系主任,虽然没有学术上的共鸣,但彼此朋友圈中的交集不少,譬如胡适诸君。

        直到大陆解放前后,因为创办新亚学院,钱穆与吴俊升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钱穆称吴先生是桂林街的旧同事,即“吴俊升(士选)本为教育部高教司长。教育部自广州迁台北,彼亦来港,别与数人创一学校,而为况极冷落。至是遂来新亚任课。又介绍该校同事任泰(东伯)来任英语课。”从历史的大背景到吴先生来校的细节,钱先生的记述寥寥数语,均是史实,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吴俊升在创办新亚学院中的作用。仅读此语,吴俊升只是新亚学院的老师。钱穆无疑是新亚的主要创办人,其实吴先生也是新亚的创办人之一。叶龙是钱穆的学生,认为吴俊升后来排挤钱先生。他有记,“吴在1950年学校创办时是有份参与的,教过一个多月,后来去了台湾。”吴俊升的回忆颇为细致。1949年年底,吴俊升由重庆来香港做短期逗留,正好钱先生与唐君毅(吴的同学)等一起筹办新亚书院,便邀吴俊升参加。吴先生觉得钱穆诸君创办学院是“集结学人,维护文化”,意义非凡,于是积极参与。因为曾是教育部官员,吴俊升不仅为新亚筹得部分款项,而且完成了向教育司署报案的工作。吴先生初次在新亚工作近两年(并非“一个多月”,1951年离职去台),先后执教心理学、伦理学和教育概论三课。课酬不高,他又在珠海书院(今香港珠海学院)兼课。任泰是珠海书院文学院长,因此钱穆所说吴俊升参与“创一学校”很有可能就是珠海书院。事实上,珠海书院创立于1947年,创办人多是广东籍名人。因此,吴俊升当时在港的教育生涯是“新亚为主,珠海为辅”。

        数年后,吴先生重返新亚是钱穆先生的邀请,但更是他们的约定。吴先生来港还遇到一场不大不小的入境风波。钱文有记,1959年秋,钱穆需去耶鲁大学讲学半年,又逢原教育部次长吴俊升退职旅美,于是邀请吴先生来港出任新亚副校长,代理校务。港府副教育司毛勤(Leonard Geoffrey Morgan) 告诉钱穆,吴君曾经任职台湾政府,港府拒绝他入境(实为担心大陆方面抗议),并奉劝钱氏重新选人。钱穆据理力争,“回敬”毛氏,如果香港政府没有正当理由,他不会取消申请。因为毛氏略通中国史书,钱先生又说:“君心如石,不可转也。”为了等待吴先生的香港签证,钱穆不惜延迟了访美旅行。多日后,又有港府人员向钱先生透露,三日后港督将做最后决定,万一拒签,新亚颜面有失,不如撤回申请。钱先生依然“君心如初”,等来了吴先生的签证。叶龙后来也记,因为钱穆的不懈努力,吴俊升才能来港。港府最终同意吴俊升入境,一方面源自钱穆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是港府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的需要。吴先生追忆,他与钱穆原有约定,适当时间重返新亚,但因为香港签证,不能成行。1959年圣诞节前几日,Mr.Crozier(英国驻纽约副总领事)忽然邀请吴先生用餐,告诉吴先生签证已经办好,他代表香港教育司向吴先生致敬,因为香港正在筹备一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是新办大学基础学院之一。新亚行政方面,需人协助管理。天时与人和皆利,1960年年初,吴先生满怀信心,重返新亚。

        钱穆离职新亚的根本原因是坚持自己办学理念的必然结果。他有忆文:“余自新亚决定参加大学(笔者注:新亚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去意亦早定……辞去新亚院长之职。时为1964年之夏(笔者注:不是叶文中说的1963年被迫辞职)。”吴俊升也有记:“钱校长因为办学宗旨与当局不合而辞职,”即钱先生渴望保持书院教育的独立性。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加上钱先生早已表态:“他日物色校长人选,余决不参一议。” 因此钱先生不会在意校长选票,吴先生也没必要去逼迫钱先生离职。当然,吴先生更不是一个政客。他数次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出任次部长等重要职位,只要重新组阁,他都是婉拒新部长的邀请,追随前任部长辞职。钱穆离职,吴俊升也是一如既往,辞谢董事会授予的校长职务,“准备与钱校长同时去职”。后来因为校长一职难寻合适人选,吴俊升才勉强留任。吴俊升成为校长后,提出公开、公平和公决的“三公原则”,即所有校务和财务都向师生和社会公开,所有人事变动均由有关会议讨论决定,并不掺入校长个人意见。因此,吴先生不会徇私专门打击“钱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