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我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林为原形,虚拟塑造出一座人与精灵共存的世外之地——曼罕森林。同时,也以我国西南部的傣族、苗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为原形塑造了一个神秘的部族曼罕族,他们的名字和服饰都具有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美丽、奇异。
作品在一种神秘的异域风情中缓缓展开:风葬、吊脚竹楼、缠绕五彩丝线的风铃、图腾面具……更加入了貘族、猎貘铜镜、火焰鸢尾、占水师用来保存秘密和记忆的巫碗等神秘的元素,都给作品添加了一份奇异的魅力。而故事也以悬念推理的形式徐徐展开,阿岩图的意外离世,让曼罕森林的过去和未来沉重地叠加在了孙女阿珠纳的身上,她又如何担当起这一切?故事设疑丝丝入扣,人物塑造栩栩如生。
女主角阿珠纳是一个健壮坚强的山林少女,她在生与死之间的抉择,完成了生命的重生。而偷偷喜欢她的少年桑洛,虽然是一个孱弱羞怯的男孩,却在关键时刻为了心爱的女孩独闯危险丛生的山林,去寻找火焰鸢尾。
书中还有另外一个隐形的主角,那就是摩——曼罕森林或者说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食梦兽的灵魂。他被锁囚在阿珠纳的梦中。摩有着比人类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世界,他亦会为了心爱的女孩甘愿化作尘埃。而在我国的神话中有一种食梦貘,它居住在远离人烟的森林深处,以吞食人类的梦境为生。本书《貘梦》借用了这个神兽形象,虚构了曼罕森林的貘族。《貘梦》以梦为题,但就像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梦,也是另外一种真实的生活,梦境是人的第二重生存空间。梦中的人和事,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也是个爱做梦的人,有时候梦中的事过于真实,便常常会混淆梦与现实。而有时候,现实又过于阴差阳错,不可置信,因为人们也常说“像做梦一样”。
《貘梦》还在哲学层面上,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猎貘师的铜镜不是一种随意设置的道具,它可以照出貘影。而食梦为生的貘,其实也正是人心深处的折射,人隐藏于内心的复杂情绪的一种呈现。镜与影的关系,相生又相克。而梦与醒,生与死亦是相克相生。
除了异域风情与哲学探索,作品还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魅力。书中的四字诗经式歌谣,不但恰如其分地点题,也延展了整个故事的深意,非常动人,为作品添加了一种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