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从“能用”到“好用”,从“好用”到“美感”
在汽车发明之前,人们想要的只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人类想象不出未来的模样,直到它真的到来。如果说有一个领域能带给人们最多的这种感受,那一定是IT。我们的要求被不断刷新,从快捷到舒适。
移动支付是未来交易支付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消费者希望移动交易像用现金或信用卡交易一样快捷而可靠。如何设计一个安全、好用、引人注目的支付应用呢?《移动支付用户体验设计》给出了用户体验最佳实践和建议,可以帮助创建亲切、友好、可信赖的用户体验,并且提供超出消费者预期的增值功能。
在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的《硅谷之谜》中,作者吴军通过介绍硅谷成功的秘诀,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方法论。他根据这些年在硅谷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长期以来令大家深感困惑的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为什么硅谷在全世界其他地区难以复制?吴军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仔细分析了硅谷的起源和发展,对硅谷的创新力进行了深刻剖析,把硅谷的经验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并且解释了为什么只有硅谷真正做到了宽容叛逆、宽容失败、多元文化和拒绝平庸。这些特点造就了硅谷几十年的长盛不衰。
《KaliLinux无线网络渗透测试详解》是国内第一本无线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图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基于KaliLinux操作系统,由浅入深,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无线网络渗透技术。作者在书中针对不同的加密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漏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每种加密方式存在的漏洞介绍了破解方式和防护措施。另外,《JavaS⁃cript经典实例》《征服世界的美学暴力》等均对相关技术给出了实用的建议。
博物学:出版热潮仍在继续
近两年来,博物类图书出版渐成热潮。博物学的繁荣是社会发达的伴随现象,经济生活条件的跃升让人们提高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大自然、亲近“草木虫鱼”。2016年,博物类图书将会迎来新的出版、阅读热潮。
北京大学主校区燕园每年要接待数十万游客,由老校长许智宏院士亲自主持的校园植物图谱《燕园草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后受到师生和游客的热烈欢迎,短时间内便重印了多次。燕园校区有植物大约450种,但《燕园草木》只收录185种,远远无法满足读者在校园里识花认草的需要。去年11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编著的《燕园草木补》与读者见面,该书另外收录71科232种植物,并对校园植物的管理进行了个人化的点评。两书合起来是对北京大学校园历史的一种具体记录。
“博物学文化丛书”是刘华杰教授主编的另一套博物文化著作,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讲清博物学文化的真谛,而不是抽象地讨论博物学文化。目前该丛书已出版六种:《发现鸟类:鸟类学的诞生》《博物学文化与编史》《约翰·雷的博物学思想》《自然神学十二讲》《植物学》《纳博科夫的蝴蝶》。其中最新品种《植物学》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学著作,由韦廉臣、艾约瑟和李善兰合作翻译而成,是中西文化交流、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范例。
动物对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随机应变的创新能力令人惊叹,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干预则让它们无所适从。环境保护与动物保护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对自然和濒危动物的深入了解是保护它们的前提。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系荣誉退休教授贝恩德·海因里希探索了冬日的树林,在他的《冬日的世界——动物的生存智慧》一书中,我们看到动物们如何在生理和行为上彻底改变以应对环境的巨变。与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条件限制的人类不同,大多数动物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之强,令人惊叹。
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河海使者——淞江鲈》《“第三极”的原住民——藏狐》则分别聚焦于单一物种,让我们看到在人类的影响下,自然状态下动物生存条件的脆弱。由于过度捕捞、河道建闸、工业污染等活动,淞江鲈已在上海地区野生绝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秋所著《河海使者——淞江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合图片向读者介绍了淞江鲈的名字来源、相关流传的古典诗词、淞江鲈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洄游之谜、相关的饮食文化以及淞江鲈的保护等内容,是对这种与上海本地文化紧密相连的鱼类的抢救性记录。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高原生物对极端气候环境的适应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藏狐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物种,在我国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长期以来,藏狐的生态学资料严重匮乏,《“第三极”的原住民——藏狐》首次全面为读者介绍了藏狐的分布、栖息地特征、活动节律、捕食行为、家域、洞穴结构、繁殖、保护及棘球绦虫传播机制等内容。
科学史和传记:记录与传承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给中国科学界一个值得回味的惊喜。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且越发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早在数年前,饶毅、张大庆就带领研究生黎润红,关注青蒿素研究项目,以事实厘清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经典案例。去年十月,《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书中首次呈现了三位作者的精彩工作成果,披露了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是全面理解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的重要文本。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通史类著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缺乏合适读物。江晓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填补了这一空白。其作者均为各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著名专家,采纳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各个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大条目”方式还使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百科全书”,全书门径分明、直指堂奥,堪为常置案头之有用工具。
《中国工程院院士文集——语言与境界》结集了中国工程院程泰宁院士多年来的学术论文、访谈与评论,反映了其对中国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剖析,诠释了其在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地域与文化之间所建立的建筑哲学观。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航空报国杏坛追梦(范绪箕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抢救工程的最新成果,真实还原了中国航空事业重要奠基人、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的风云一生。
2015年是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爱因斯坦相对论100年》(彩色插图版)、《完美理论》,以纪念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时刻。《爱因斯坦相对论100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爱因斯坦私人文稿和个人照片,复活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和人格。《完美理论》则展现了爱因斯坦之后,广义相对论是如何影响当代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全书使用通俗易懂的和非专业性的语言,描述了物理学精英的个性。使读者对科学的社会和人文性有一种真实的感受。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远祖谜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本洞穴遗址发掘记,把洞穴考古工作者与文化遗存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在该地区乃至其他区域从事洞穴遗址发掘、研究提供了有骨有肉的对比资料。
科技与人文:理论、前瞻与创新
人类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改变,能最快、最激烈地促进这些改变的,就是科技。科技对人类的过去、当下、未来有着怎样深刻的影响?
科技带来的改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又在我们预料之外?被称作网络文化“游侠”的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评说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视野。《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那么做。对于有好奇心、期盼见识、追求上进、质问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可能的人来说,阅读《智识分子》将受益很大。
《X事件——一切陷于崩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先进社会已经变得过于复杂、极其脆弱,容易遭受极端事件的影响,现代文明随时可能崩塌。为了我们自己,应该了解自然或社会灾难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前预测并尽早控制。《X事件》呈现了一个富有挑衅性的旅程,带领读者领略极端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导致所有通讯中断的互联网崩溃、石油枯竭、核冬天、机器人暴动……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原先不再相同。
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和研究从未停止。《过敏的人生》《癌症真相——你可以离它更远些》《知性》都是为读者了解自己的身体、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癌症真相》让我们了解癌症,不会恐惧诊断和治疗,还提供了十种常见癌症的预防方法,从而“离它更远些”。
科学作家隆娜·弗兰克从自己的口腔细胞中提取DNA,检测基因组。她分析了她的遗传预测结果,思考这种预测能在多大范围内起作用,进而揭示了在基因组信息之外,环境到底有多大影响。在《我的美丽基因组——探索我们和我们基因的未来》中,弗兰克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消费者遗传学这一新兴学科,并描述了在多大程度上我们的基因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直言不讳。
中微子可能是解开众多宇宙之秘的关键。80多年来,世界各地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一直在追寻这些“鬼魅粒子”。《中微子猎手——如何追寻“鬼魅粒子”》一书的作者、天体物理学家雷·贾亚瓦哈纳带领读者探索中微子的神秘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科学家探索粒子世界的历史,揭示为何中微子狩猎的下一个10年将颠覆我们对物理学、宇宙学及人类自身的认识。
海洋科学学科未来会走向何处?《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海洋科学》回答了这个问题。该书隶属“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系统梳理了海洋科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学科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前瞻了学科中长期发展趋势,同时面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需求,提炼出学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新问题和重大战略方向。
青少年科普阅读不仅需要更多的权威性,更要通俗易懂。“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写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9卷,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000年来的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丛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担纲主编,包括科学发现的历史,而且也包括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是一套难得的青少年优秀科普读物。
社会民生:与生活深切相关
衣食住行是人类立足于世需要考虑的几个首要问题。关于基础设施的理论与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之中。
《建筑的弦外之音 通过范例学设计》分析了九座小房子的优秀设计,捕捉其精妙之处,对于初级设计人员来说,是一部能快速把握要旨的指导用书。
《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拓宽和深化,介绍了我国城网的发展现状、技术原则等核心问题,电力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均在书中予以充分的反映,以适应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其实施的需要。《能源革命中电网及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则结合新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和预测了未来我国电力供需情况和电网发展模式,梳理和明确了未来电网技术的关键内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大力发展新一代电网技术、促进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民机飞行控制技术系列”图书是“大飞机出版工程”的第五期图书,紧扣国产大型客机及其飞行控制技术进展,系统总结了我国多年来飞行控制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图书内容涉及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导航系统、液压系统、电源系统、传感器与测试、飞行仿真、发动机控制、飞行系统设计及验证等关键性技术,其中飞行仿真、试验验证更是直接填补了国内空白。此系列图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实用性,适用于飞行控制技术专业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