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书影2015

    10/100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2月23日   07 版)
    《小说机杼》,[英]詹姆斯·伍德著,黄远帆译,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一版,28.00元
    英国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在这本书动笔之初就打算用尽量通俗好读的笔触把小说的奥秘、魅力展现给读者,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从福楼拜到勒卡雷,作者以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家的小说为例,通过剖析小说叙事、细节把握、人物刻画等“门道”,对好小说的标准、佳作的来龙去脉和玄机等话题均有观照,是对小说之美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入门书,也是另一种视角的个人化小说史。
    《野蛮生长》,盛可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年1月第一版,32.00元
    七零后作家盛可以在这部新作中延续了她的小说既往的特色:尖锐、犀利、生猛,勇于反映现实社会,也不忌惮自我审视。在书中,多位人物源自同一家族,他们大多生存在社会底层,与时代变迁和世情冷暖更为贴近,他们处境有各自的艰难,又大多生命力旺盛。作品在立体勾勒出多位人物的同时,也对诸多典型年代、社会热点事件有所触及。
    《译心与译艺:文学翻译的究竟》,童元方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年6月第一版,32.00元
    本书是知名翻译家、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童元方的翻译论集,收录了作者在香港《明报》上的专栏文章,共分“诗的翻译”“小说的翻译”“红楼梦译话”“译者译事”“翻译余话”五部分。作者译笔和文笔都十分优美,在书中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娓娓道来,引用且对比分析了若干名家的不同译本,对于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很有参考价值。
    《藏北十二年》,吴雨初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一版,49.80元
    书中包括100个小故事,用简约隽永的文字记叙了作者在藏北那曲地区十二年的生活、工作经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同层面反映了西藏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一个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无保留地融入到这片高原,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与文化的汉族人眼中的西藏。这是青春的回响,生命的记忆,也是最为鲜活生动的汉藏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实例。
    《最后的耍猴人》,马宏杰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3月第一版,39.80元
    作者(拍摄者)把多年对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冀湾村耍猴人群体的拍摄与记录以生动、详细、冷静的图片和文字呈现出来,不止介绍了猴戏这一街头卖艺方式,更对耍猴人群体的来处、流动范围、生活细节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丰富的娱乐方式背景下面临的艰难处境有所体察。他的镜头记录着耍猴人的故事,也是对中国社会底层境遇的一种关切和反映。
    《1860:圆明园大劫难》(修订版),[法]贝尔纳·布立赛著,高发明、丽泉、李鸿飞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5年10月第一版,98.00元
    法国学者贝尔纳·布里赛搜集研读1860年英法联军官兵的战争日记、书信和回忆录,以及军事档案以及英法新闻报道,并十余次来到中国实地考察,最终完成了本书。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眼光,还原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并对英法联军的野蛮和疯狂做出严厉批判。此一修订版增加了一些章节和插图,译文质量亦有改进。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李开元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5月第一版,45.00元
    旅日历史学者李开元此番将研究和写作视角聚焦到楚汉历史中。在日本及国内多所高校授课之余,他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到中国各地特别是与秦汉史有关的地方行走,这样的历史研究及随后的写作有别于“正统”史学著述,姿态开放而文本相对通俗,张良、韩信、刘邦等历史人物及其事件于是在实地考察与史料相结合的背景下在书中得到尽可能逼进历史的还原。
    《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美]戴维·M·克罗著,张旭译,上海人民出版 2015年7月第一版,120.00元
    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这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最大的惨剧之一。本书首先对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欧洲反犹主义的演变作了论述,以此来探讨“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接着详述了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从起源到实施的整个过程;最后则论述了“大屠杀”延伸至今的余波。如此全面深入研究“大屠杀”的著作在中文世界前所未有。
    《丁玲传》(上、下册),李向东、王增如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年5月第一版,128.00元
    在诸多关于丁玲的研究著作和传记类图书中,此书无论史料的详尽还是作者的权威性,都更为突出。此书对于丁玲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坛以及政治风云中个性鲜明、经历传奇也不乏争议的人物一生的讲述建立在大量书信、文件等第一手文献资料基础上。二位作者均为丁玲研究专家,早有相关著述行世,作者之一王增如更是丁玲生前最后一任秘书,亲历传主晚年若干重要事件。
    《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上、下册),黄一农著,中华书局 2015年7月第一版,138.00元
    《二重奏》是一部严谨的红学考证著作,是资料极为丰富的清代史辨著作,也是富有阅读趣味的文史学术著作。特别在建立材料之间的有效联系,重建历史当事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方面,此书有大胜于前人之处,不失为百年红学研究的集成之作。但若问书中结论是否可靠,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只能说是在通往可靠结论的路上比前人迈出了更大的一步或是几步,已属难得。(刘梦溪)
    《法官外交家王宠惠》,祝曙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5年5月第一版,42.00元
    对民国时期的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王宠惠,数十年来我们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不过,将其作为外交家来立传的尚付阙如。近日,由祝曙光教授撰写的本书,对王宠惠丰富多彩的外交生涯进行客观评述,弥补了这一缺憾。作者对于王宠惠推进修约外交和抗战期间的外交成就给予较高评价,令人信服。(朱昭华)
    《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胡恒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69.80元
    学界抛弃了过往拘泥于政治史的宏大叙事,试图通过个案或区域研究寻找一条呈现“整体历史”的路径,构建起中国史学自身的解释模式。本书在系统、全面地搜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赵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39.00元
    赵园先生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久负盛名,本书是她的新作(作者说这可能会是一部“收官之作”),聚焦明清士大夫的伦理生活。作者所用材料主要是士人文集,从中提取出丰富的关于士人家庭生活的生动记述,观察他们如何处理夫妻(妾)关系、父子关系等。梁漱溟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本书生动呈现了那样一个社会的实相。
    《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著,中西书局 2015年3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作者的论文自选集,收录的12篇论文上及先秦,下至近代,但主要关注的时段还是中古。书中论题相当驳杂,有“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这样的经济史研究,有长沙走马楼吴简解读这样的简牍研究,还有关于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理论话题……这些论文的质量之高受到史学界普遍赞誉,而其“近观”的方法取向也颇能予读者以启发。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1872—1921》,[英]瑞·蒙克著,严忠志、欧阳亚丽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118.00元
    本书是两卷本《罗素传》的第一卷,从传主出生写起,写到传主第一个孩子出生的1921年。罗素的成长、学习和研究经历,婚姻和情感生活,他的政治倾向……书中一一写道。作者尤其关注了罗素生命中的阴暗面:混乱和失败的私生活、精神世界的分裂和绝望、难以掩饰的道德缺陷……正如作者所说,对许多罗素的景仰者来说,面对这些真是巨大挑战。
    《马一浮与国学》,刘梦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6月第一版,52.00元
    作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关注马一浮,为了研马,作者沿着马一浮的足迹进入佛学和宋学,又上溯至六经。本书有对马一浮早年经历、抗战时期主持复性书院等的记述,更多则是对马一浮学术思想的阐发。作者认为“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体系,可以用‘新义理学说’立名,其学理构成为‘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两部分,其方法则是儒佛互阐和会通儒佛”。本书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马一浮研究著作。
    《毛泽东传(插图本)》,(上、下册),[俄]亚历山大·潘佐夫著,卿文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139.00元
    潘佐夫的这本《毛泽东传》以翔实的史料(其中多有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评述了毛泽东的一生。该书不同于海内外其他毛泽东传记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大量苏联档案,进而在毛泽东与共产国际、苏共、苏联,以及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关系方面颇有新说。全书叙述生动、史料丰富、内容严谨、叙事客观,是坊间众多毛泽东传记中的佼佼者。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德国]弗兰克·巴约尔著,陆大鹏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38.00元
    纳粹起家的一个道德号召就是要铲除魏玛共和国的腐败,但是纳粹自己也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清明的政治。第三帝国的腐败是成体制的、自上而下的全员腐败,甚至希特勒也广泛利用礼物和馈赠(实质是一种贿赂)来换取下属的忠诚。对于帝国的腐败分子来说,除非他们卷入内部权力斗争或者在自己的靠山眼中失去利用价值,一般不必害怕受到惩处。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王汎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95.00元
    全书收录王汎森研究清代学术、思想以及士人心态方面的十余篇文章。第一部分借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探讨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第二部分则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周有光口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88.00元
    透过敏锐的眼光和超强的个人记忆,从家庭渊源开始谈起,细数从清末至今日的历史剧变,集中表现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各大关键时刻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涉及中外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近200个。作者善于在描述当时现场、事件、人物之命运时,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形成相互比较和参照,以此呈现出必然历史中的吊诡和回转。
    《丝绸之路新史》,[美]芮乐伟·韩森著,张湛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8月第一版,49.80元
    本书依据文献和文物,特别是近数十年来发现的各种材料,诸如意外保存下来的官方文书、私人信件、商人税单等等,来复原一个真实的丝绸之路。作者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条单一的连续的丝绸之路,有的只是东西方之间的一连串市场,并且贸易的规模极其有限;中国和罗马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贸易活动;丝绸并不是这些商路上最重要的商品……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宋以朗著,陈晓勤整理,花城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38.00元
    知名现代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宋淇之子宋以朗以父亲与多位文化名人朋友的书信为线索,陆续以专栏形式发表了42期文章,在此基础上结集而成《宋家客厅》。书中记述了宋春舫、宋淇邝文美夫妇等宋家先辈的人生经历,更写及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和张爱玲四位在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界极为重要的人物,内容有着详尽的出处,兼有家族史和文学史、传记、作品分析等层面的意义。
    《鸦片战争》,[英]蓝诗玲著,刘悦斌译,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78.00元
    专事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研究的英国学者蓝诗玲的这本近作意在沟通中、英两国读者对这一事件认识上的分歧,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翻阅了大量中、英两国的相关史料和近年来的著述,力求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也发现了不少中、英就此表述上的不同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这位英国作者的眼界和笔力,也许会对中国读者重新认识“鸦片战争”有所助益。
    《中产阶级史》,[英]劳伦斯·詹姆斯著,李春玲、杨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系统阐释了从13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成长和壮大过程,剖析了中产阶级如何推动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形成和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深刻论证了英国中产阶级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本书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朱维铮著,廖梅、姜鹏整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第一版,58.00元
    执教复旦五十年,讲授中国史学史三十年,朱维铮教授中国史学史课堂讲义遗稿,首度整理问世。本书重视社会存在和史学变化的相关度,在人们轻轻掠过甚至想当然的地方,平地一声惊雷,揭出更为复杂、更贴近历史实相的因果逻辑,为学界奉献出有思想史底蕴的史学史研究。

        历史·传记(20本,按书名音序排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