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发表诺贝尔演讲
六十七岁的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芙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抵达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周的一系列活动,并依惯例于12月7日在瑞典学院发表诺贝尔奖受奖演说,全程俄语,谈及声音、爱情、死亡、高尚、祖国、乌托邦和不死的苏维埃人种。(详见4版)
梅兰芳美国巡演幕后推手张彭春
1930年2月,梅兰芳率团到美国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夏威夷,七个多月的传统戏曲之旅,创造了中华文化艺术在美国主流社会得到认可的纪录。多年来,研究梅剧团赴美成功交流的论者认为,齐如山先生在出国前长达六七年的精心筹划,是此次出访成功的关键。这确实有一定道理。梅剧团的成功至今无人超越,齐如山功不可没。中国戏曲演出团体到达美国后,面对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要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其关键是适合西方文化的推广方式和演出内容,也就是说,必须研究观众接受学和接受心理。梅兰芳赴美演出成功的幕后推手,就是民国时期的庚款留美博士、熟晓美国戏剧文化和主流审美趣味的教育家、戏剧家、人权活动家张彭春。 (详见7版)
梁漱溟:最后的儒家,还是最后的佛家?
1949年以后,梁漱溟被迫检讨反省自己的旧理论,但是他仍然力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因此受到批判。1982年,他在香港发表文章,指出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关于阶级斗争的语录是在“加工制造阶级斗争,逞其主观谬想,荒唐错乱,可笑亦复可哀”。他也引用了毛泽东对斯诺的谈话说到中国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产业工人为数不多,而且亦很年轻。他评论说:“这些正是难得吐露的真情实话。既然中国社会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了,缺乏敌对的两大阶级了,却为何强要无风起浪,制造阶级斗争?什么破四旧,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真是胡闹!”遭到人民大众厌恶的阶级斗争浪潮过去之后,梁先生也“渐渐恢复了自信”。他反对在中国推行阶级斗争是有他自己的理论根据的。 (详见9版)
工人文化宫、中国东北与20世纪的文化政治
20世纪中国的早期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文化清晰地烙上了苏联的烙印,却又对苏联的文化政策做了基于中国革命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修正与发展,这最早始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托洛斯基的创造性回应。为了实验这一文艺领域新生事物被创造和普及的辩证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大规模生成工业人口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政治更激进地拥抱了“革命与发展”的辩证法。在内容上,自上而下的工农兵文艺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形式的耦合成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在城市建设中,建设了以工人俱乐部、文化宫、影剧院、广场和体育场等为主的相对丰裕的公共文化和集会空间,和以工人新村为主的相对较小的私人居住空间。在这种文化和社会再造的想象中,从农村大批量进入城市的新兴农业人口将主动或被动地进入社会主义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集体的劳动与公共生活,在转变为工业人的同时也将自己打造为社会主义的阶级主体。 (详见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