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聂鲁达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中译本出版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已由新经典文化公司引进,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译本。日前,该书中文版首发式在智利驻华大使馆举行,智利大使贺乔治致辞,对聂鲁达作品及生平颇有研究的北京大学西语教授赵振江介绍了聂鲁达在世界文坛的分量,特别谈到了聂鲁达与中国诗歌界的交往以及聂鲁达作品对中国诗人的影响。

        13岁就有诗作发表、1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的聂鲁达不止是智利文坛的重量级人物,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7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里,聂鲁达用诗意的笔触记述了其有生之年的一些回忆片段,从年轻时代浪迹城市到后来走向世界、周游多国的经历,这其中有青春的迷惘,对爱情的追求,对诗艺的探索,也有他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感觉,对政治、社会、革命、人民这些字眼的理解。因为聂鲁达一生中到过很多国家,也交游广阔,书中回忆到他和奥登、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毕加索、尼赫鲁等文学、艺术、政界人物的交往,还写到他到访中国的轶事。“他的一生见证了20世纪,他是亚洲反殖民斗争的见证人,也是西班牙内战的见证人。”

        曾翻译过聂鲁达作品的西班牙语翻译家赵振江认为,聂鲁达是中国诗歌界最了解、也是对中国诗歌界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之一。赵振江曾撰文《新中国六十年聂鲁达的研究考察与分析》对聂鲁达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和影响进行详细解读。在首发式现场,赵振江回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聂鲁达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不同版本和译本聂鲁达作品的出版情况,也介绍了聂鲁达的诗歌创作特色乃至情感世界,特别提到了聂鲁达和艾青的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