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吕镇》以乡土寓言观照农村现实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0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曾以《土街》等几部兼具超现实与现实主义特质的乡土题材作品活跃在上世纪90年代,如今旅居日本的作家亦夫长篇新作《吕镇》(中国工人出版社)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亦夫专程到场,多位知名评论家就这部作品的特点、价值乃至不足发表了各自见解。

        《吕镇》是一部乡土题材长篇小说,讲述了与忘忧河、石鹰山相邻的吕镇上诸多人物遭遇的种种近乎荒诞、带有某种寓言色彩的经历。传说中的大灾难即将来临,镇上人物置身的亲情、恋情等伦理关系逐渐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故事更加荒诞神秘,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也愈发极端……亦夫在《吕镇》“后记”中表示,虽然这样的作品主题颇有些沉重,但写作过程的快乐是“绝对自由的神奇体验,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带给我的”。

        对这部长篇,评论家雷达认为,“亦夫的写作,在故事里有文化思考和底蕴,《吕镇》既是对当下乡土现实的把握,也是对今天农民生活样态的体察,是当下农村社会生活的想象文本”。评论家贺绍俊则强调,亦夫在《吕镇》中是借现实生活的壳搭建一个虚幻又真实的文学世界,“书中每个人物和情节都有作者的思想表达意图,这是政治化的写作,与传统乡村叙事的生活化写作是两码事”。评论家白烨也谈到与以往同类题材的乡村写作相比,《吕镇》显示出独特性,“作品主题是围绕世界末日的传言和情绪带来的乡村群体恐慌,但背后是作者亦夫对这个主题的沉重思考,这些思考令我看到他在写作中的某些变化”。“现代主义一直是亦夫内心非常重要的切入现实的路径,他在现代主义上要比很多作家走得远。”评论家张颐武对亦夫的写作有连贯和独到的观察与研究,他在为《吕镇》所写“序言”中,重点提到了亦夫写作的特点:“他多年的创作都是以神秘的传统社会在当下的命运为主题,将社会激变中的复杂性充分加以展开,由此探究人性的深不可测的微妙和难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